苦味中药
苦味药主要分布在涌吐药、泻下药、理气药、清热药、活血药和祛风湿药中。能泄、能燥、能坚,具有清热、祛湿、降逆、泻下等功效。泄即通泄、降泄和清泄;燥即燥湿,又分为苦寒燥湿和苦温燥湿二类;坚阴,一是泻火存阴,二是指坚厚肠胃。因苦能燥,易伤阴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现代研究表明其功效与抗菌、抗炎、杀虫、平喘止咳、致泻、止吐等作用有关。
【大乌泡】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凉血,止血,接骨。治痢疾,腹泻,风湿痹痛,咳血,妇女倒经,骨折。[ 详情 ]
【小石仙桃】清热凉血;滋阴润肺;解毒。主高热;头晕;头痛;肺热咳嗽;咳血;急性胃肠炎;慢性骨髓炎;跌打损伤[ 详情 ]
【蜈蚣藤】祛风解毒。治疮毒,梅毒。[ 详情 ]
地磨薯
截疟;清热解毒。主疟疾;感冒发热;麻疹;痢疾;毒蛇咬伤
地肤子
利小便,清湿热。治小便不利,淋病,带下,疝气,风疹,疮毒,疥癣,阴部湿痒。 ①《本经》: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 ②《别录》:去皮肤中热气,散恶疮,疝瘕,强阴,使人润泽。 ③《药性论》:与阳起
地肤苗
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治赤白痢,泄泻,热淋,目赤,雀盲,皮肤风热赤肿。 ①《别录》:捣绞取汁,主亦白痢;洗目,去热暗、雀盲、涩痛。苗灰主痢亦善。 ②《本草图经》:主大肠泄泻。止赤白痢,和气,涩肠胃,解恶
地胆草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感冒,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眼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百日咳,急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肾炎,疖肿,湿疹。
地膏药
清热解毒。治痢疾,小儿惊风,口疮,疮毒,外伤出血。 ①《广西药植名录》:治痢疾,风湿,小儿惊风,哮喘。 ②《贵州药植目录》:治小儿烂口疮,红白痢。 ③《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消炎,散肿,止血。治阳性疮毒
地苏木
①《四川常用中草药》:散瘀血,除湿。治跌打腰痛,血凝气滞。 ②《贵州药植目录》:治劳伤,痢疾。
地茄子
固精,顺气,消积,散瘀。治遗精,白带,疝气,疳积,痈肿,金疮出血。 ①《分类草药性》:治男子遗精,女子白带,顺气散瘀。治一切头晕,补气,炖肉服。 ②《四川中药志》:顺气,消积,化痰,散瘀血,消痈肿。治
地蔷薇
祛风湿。
地血香
祛风除湿,行气活血。治风湿痹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肠炎,痛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 ①《广西药植名录》:茎:退热,止渴。治咳嗽,肝肺热。 ②《广西中草药》: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祛风湿。治跌打损
地锦槭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偏正头痛;风寒湿痹;跌打瘀痛;湿疹;疥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