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味中药
辛味:“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如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等。因此辛味药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此外,《内经》云:“辛以润之。”就是说辛味药还有润养的作用,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滋养补肾等。大多数辛味药以行散为功,故“辛润”之说缺乏代表性。
【荭草花】治心、胃气痛,痢疾,痞块,横痃。 《纲目》:散血,消积,止痛。[ 详情 ]
【驳骨丹】祛瘀生新,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骨痛。 ①《纲目拾遗》:治折伤,续断骨,捣罨。 ②《生草药性备要》:治风邪,理跌打,调酒服。 ③《岭南采药录》:理跌打伤,内服能去瘀生新。 ④《陆川本草》:治风湿骨痛。[ 详情 ]
【黄花稔】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生肌。治感冒,乳腺炎,痢疾,肠炎,跌打伤,骨折,痈疮疖肿,外伤出血。[ 详情 ]
如意草
清热解毒;散阏止血。主疮疡肿毒;乳痈;跌打损伤;开放性骨折;外伤出血;蛇伤
姜叶
①《金匮要略》:食脍多不消,结为症病,以姜叶汁饮之一升。 ②《本草汇言》:散水结,杀鱼脍生冷诸积,捣汁和酒饮。
姜叶三七
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姜味草
温中,理气,止痛。治吐逆,噎膈,胃痛,腹痛,寒疝疼痛。 《滇南本草》:燥脾暖胃,进饮食,宽中下气。疗九种胃气疼痛,面寒痛,胸膈气胀,肚腹冷痛,呕吐恶心,噎膈翻胃,五积六聚,痞块疼痛,男子寒疝痕疼,妇人
姜皮
行水,消肿。治水肿胀满。 ①《纲目》:消浮肿腹胀痞满,和脾胃,去翳。 ②《药品化义》:勿大发散,有退虚热之功。 ③《医林纂要》:达于皮毛,行水驱风,止汗。 ④《本草再新》:和脾降肺,行水消肿,治膈噎胀
姜花果实
温中散寒;止痛。主寒湿郁滞;脘腹胀痛
姜黄草
理气止痛;解毒消肿。主胃气痛;吐泻腹痛;跌打劳伤;疮疡肿毒毒蛇咬伤
威灵仙
滋阴,养血,止血。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腰膝酸软,血虚萎黄,崩漏带下。
威灵菊
祛风除湿,活络止痛,健胃消食。用于风湿疼痛,腰膝酸软,食欲不振,胃痛。
娃儿藤
祛风化痰,解毒散瘀。治小儿惊风,中暑腹痛,哮喘痰咳,咽喉肿痛,胃痛,牙痛,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①《江西草药》:祛风化痰,通经散瘀。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祛风,止咳化痰,消肿解毒。 ③江西《草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