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味中药
辛味:“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如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等。因此辛味药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此外,《内经》云:“辛以润之。”就是说辛味药还有润养的作用,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滋养补肾等。大多数辛味药以行散为功,故“辛润”之说缺乏代表性。
【荭草花】治心、胃气痛,痢疾,痞块,横痃。 《纲目》:散血,消积,止痛。[ 详情 ]
【驳骨丹】祛瘀生新,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骨痛。 ①《纲目拾遗》:治折伤,续断骨,捣罨。 ②《生草药性备要》:治风邪,理跌打,调酒服。 ③《岭南采药录》:理跌打伤,内服能去瘀生新。 ④《陆川本草》:治风湿骨痛。[ 详情 ]
【黄花稔】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生肌。治感冒,乳腺炎,痢疾,肠炎,跌打伤,骨折,痈疮疖肿,外伤出血。[ 详情 ]
木天蓼
治大风癞疾,症积,气痢风劳。 《唐本草》:主症结积聚,风劳虚冷。
木天蓼根
①《普济方》:治风虫牙痛,捣丸塞之,连易四、五次,勿咽汁。 ②《湖南药物志》:治腰痛。木天蓼根一两,水煎服。
木姜子根
温中理气;散寒止痛。主胃脘冷痛;风湿关节酸痛;疟疾;痛经
木姜子茎
散寒止痛;行气消食;透疹。主胃寒腹痛;食积腹胀;麻疹透发不畅
木姜花
清热,解毒,解表。治感冒,疗疮,鼻渊,喉蛾。
木棉皮
清热利湿,活血,消肿。治慢性胃炎,胃溃疡,泄泻,痢疾,腰脚不遂,腿膝疼痛,疮肿,跌打损伤。 ①《生草药性备要》:消疮肿,止痛,敷跌打,消红肿。又治木棉疔,煲肉食。 ②《本草求原》:治跌打,火疮,活血。
木椒根
祛风散寒,温中理气。治胃脘冷痛,风湿关节疼痛。 ①《重庆草药》:逐寒,镇痛,健胃,消饱胀。治心胃冷气痛,冷骨风,寒食摆子,痛经。 ②《广西药植名录》:理气健脾,解毒燥湿。 ③《贵州草药》:疏风散寒,镇
木芙蓉
1、赤眼肿痛。用木芙蓉叶研为末,水调匀贴太阳穴中“清凉膏”。 2、月经不止。用木芙蓉花、莲蓬壳,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3、偏坠作痛。用木芙蓉叶、黄蘖各二钱,共研为末,以木鳖子仁一个磨醋调涂阴
木芙蓉叶
凉血,解毒,消肿,止痛。治痈疽焮肿,缠身蛇丹,烫伤,目赤肿痛,跌打损伤。 ①《本草图经》:敷贴肿毒。 ②《滇南本草》:可箍疮出头。 ③《纲目》:清肺凉血,散热解毒。治一切大小痈疽肿毒恶疮,消肿排脓止痛
木芙蓉花
清热,凉血,消肿,解毒,治痈肿,疔疮,烫伤,肺热咳嗽,吐血,崩漏,白带。 ①《本草图经》:主恶疮。 ②《滇南本草》:止咳嗽,解诸毒疮。 ③《滇南本草图说》:敷疮,清肺凉血,散热消肿。 ④《纲目》: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