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味中药
辛味:“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如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等。因此辛味药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此外,《内经》云:“辛以润之。”就是说辛味药还有润养的作用,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滋养补肾等。大多数辛味药以行散为功,故“辛润”之说缺乏代表性。
【荭草花】治心、胃气痛,痢疾,痞块,横痃。 《纲目》:散血,消积,止痛。[ 详情 ]
【驳骨丹】祛瘀生新,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骨痛。 ①《纲目拾遗》:治折伤,续断骨,捣罨。 ②《生草药性备要》:治风邪,理跌打,调酒服。 ③《岭南采药录》:理跌打伤,内服能去瘀生新。 ④《陆川本草》:治风湿骨痛。[ 详情 ]
【黄花稔】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生肌。治感冒,乳腺炎,痢疾,肠炎,跌打伤,骨折,痈疮疖肿,外伤出血。[ 详情 ]
秋海棠茎叶
清热,消肿。治咽痛,痈疡,跌打损伤。 ①《药性考》:捣汁治咽喉痛。 ②《陆川本草》:生肌、消肿。捣敷疮痈溃疡。
秧青
理气发表。治感寒头窟发热,食积饱胀腹痛。
稻草
宽中,下气,消食积。治噎膈,反胃,食滞,泄泻,腹痛,消渴,黄疸,白浊,痔疮,烫伤。 ①《本草拾遗》:主黄病身作金色,煮汁浸之。 ②《滇南本草》:宽中,下气,温中,止泻,消牛马肉积宿食,小儿乳食结滞,肚
空筒泡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竹叶椒
散寒,止痛,祛蛔。治胃寒及蛔虫腹痛,牙痛,湿疮。 ①《广西药植名录》:行气消肿,祛风散瘀,止咳,祛蛔。治胃痛。 ②《江西草药》:散寒止痛,解蛇毒。 ③《四川常用中草药》:散寒,行气,杀虫,祛风。治胸腹
竹叶防风
解表,祛风,胜湿。治感冒,风寒湿痹,痈肿疮疡,破伤风。 ①《滇南本草》:泻肺气(一作泻脾),治风,通行十二经络。(疗)一切风寒湿痹,筋骨疼痛,痈肿等症。杀附子毒。 ②《四川中药志》:发表镇痛,祛风胜湿
竹砂仁
祛风除湿;解毒止痒。主风湿性关节炎;外阴白斑
竹节香附
祛风湿,消痈肿。治风寒湿痹,痈肿,金疮。 ①《品汇精要》:疗风及腰腿湿痹痛。 ②《本草原始》:风湿邪气,痈肿金疮,四肢拘挛,骨节疼痛,多入膏药中用。 ③《中药志》:散风寒,消肿。 ④《药材学》:治伤风
箭杆风
除湿消肿,行气止痛。治风湿痹痛,胃痛,跌打损伤。
米仔兰
①花:解郁宽中,催生,醒酒,清肺,醒头目,止烦渴。治胸膈胀满不适,噎膈初起,咳嗽及头昏。(性味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②《广西药植名录》:枝叶:治跌打,疽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