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药用部位分类的中药
不同中药有各自不同的作用,中药能够解表散寒,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养血,滋补肝肾,续骨疗伤,强筋壮骨,以及滋阴补血等。而且不同的中药有不同的临床特点,部分中药还带有毒性,所以在药物使用时需要有医生的指导,中药的治疗需要进行体质的辨证,还需要忌口。
【八楞木】祛风活血。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麻风。 ①《饮片新参》:活血祛风,散痹止痛。 ②《贵州植药调查》:舒筋活络,追风镇痛。[ 详情 ]
【硼砂】清热消痰;解毒防腐。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翳障胬肉;阴部溃疡;骨哽;噎膈;咳嗽痰稠[ 详情 ]
【蛤蚧】补肺益肾,定喘止嗽。治虚劳,肺痿,喘嗽,咯血,消渴,阳痿。 ①《海药本草》:疗折伤,主肺痿上气,咯血咳嗽。 ②《日华子本草》:治肺气,止嗽,并通月经,下石淋及治血。 ③《开宝本草》:主久肺劳,疗咳嗽,下淋沥,通水道。 ④《本草衍义》:补肺虚[ 详情 ]
樱桃核
透疹,解毒。治麻疹透发不畅;消疽瘤,灭瘢痕。 ①《滇南本草图说》:痘症色白陷顶不升浆者,为末敷之,可以升浆起长。 ②《本草再新》:败毒,消疽瘤。 ③《江苏植药志》:治麻疹透发不快;煎水洗净疮,灭瘢痕。
橘核
理气,止痛。治疝气,睾丸肿痛,乳痈,腰痛,膀胱气痛。 ①《日华子本草》:治腰痛,膀胱气,肾疼。炒去壳,酒服良。 ②《纲目》:治小肠疝气及阴核肿痛。 ③《本草备要》:行肝气,消肿散毒。 ④《医林纂要》:
檀香
理气,和胃。治心腹疼痛,噎膈呕吐,胸膈不舒。 ①陶弘警:消风肿。 ②《本草拾遗》:主心腹霍乱,中恶,杀虫。 ③《日华子本草》:治心痛,霍乱。肾气腹痛,浓煎服;水磨敷外肾并腰肾痛处。 ④《珍珠囊》:引胃
款冬花
润肺下气,化痰止嗽。治咳逆喘息,喉痹。 ①《本经》.主咳逆上气善喘,喉痹,诸惊痫,寒热邪气。 ②《别录》:主消渴,喘息呼吸。 ⑧《药性论》:主疗肺气心促,急热乏劳,咳连连不绝,涕唾稠粘,治肺痿肺痈吐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