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茎类中药
根茎类中药大全,根茎类中药都有哪些,常见的根茎类中药主要包括:一点血,丁公藤,七叶一枝花,三七,三分三,三棱,东风橘,两头尖,两面针,丹参,乌药
【南沙参】养阴清肺,祛痰止咳。治肺热燥咳,虚痨久咳,阴伤咽干喉痛。 ①《本经》:主血积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 ②《别录》:疗胃痹心腹痛,结热邪气,头痛,皮间邪热,安五脏,补中。 ③《药性论》:能去皮肌浮风,疝气下坠,治常欲眠,养肝气,宣五脏风气。[ 详情 ]
【白鲜皮】祛风,燥湿,清热,解毒。治风热疮毒,疥癣,皮肤痒疹,风湿痹痛,黄疸。 ①《本经》:主头风,黄疸,咳逆,淋沥,女子阴中肿痛,湿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 ②《别录》:疗四肢不安,时行腹中太热,饮水、欲走、大呼,小儿惊痫,妇人产后余痛。 ③[ 详情 ]
【葱白】发表,通阳,解毒。治伤寒寒热头痛,阴寒腹痛,虫积内阻,二便不通,痢疾,痈肿。 ①《本经》: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 ②《别录》:治伤寒骨肉痛,喉痹不通,安胎。 ③孟诜:通关节,止衄血,利大小便。 ④《日华子本草》:治天行时疾,头痛热狂[ 详情 ]
木香
行气止痛,温中和胃。治中寒气滞,胸腹胀痛,呕吐,泄泻,下痢里急后重,寒疝。 ①《本经》:主邪气,辟毒疫,强志,主淋露。 ②《别录》:疗气劣、肌中偏寒;主气不足,消毒,(治)温疟,行药之精。 ③《本草经
朱砂根
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治上感,扁桃体炎,急性咽峡炎,白喉,丹毒,淋巴结炎,劳伤吐血,心胃气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①《纲目》:治咽喉肿痹,磨水或醋咽之。 ②《生草药性备要)):治痰火,跌打,去瘀生新,
板蓝根
清热,解毒,凉血。治流感,流脑,乙脑,肺炎,丹毒,热毒发斑,神昏吐衄,咽肿,痄腮,火眼,疮疹,舌绛紫暗,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疫,痈肿;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 ①《日
柴胡
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外感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胁痛乳胀;头痛头眩;月经不调;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
桔梗
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 ①《本经》: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 ②《别录》:利五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谷,疗喉咽痛。 ③
楤木
祛风除湿,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用于肝炎,淋巴结肿大,肾炎水肿,糖尿病,白带,胃痛,风湿关节痛,腰腿痛,跌打损伤。
水半夏
燥湿,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支气管炎;外用鲜品治痈疮疖肿、无名肿毒、毒虫咬伤。
泽泻
利水,渗湿,泄热。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 (1)利水渗湿:用于水湿内停之尿少、水肿、泻痢及湿热淋浊等证。治胃内停水常配白术。治尿道涩痛、小便不利常配木通、茯苓。 (
浙贝母
清热化痰,散结解毒。治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 ①《本草正》:大治肺痈肺萎,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气,善开郁结,止疼痛,消胀满,清肝火,明耳目,除时气烦热,黄疸淋闭,便血溺血;解热毒,杀
海芋
治瘴疟,急剧吐泻,肠伤寒,风湿痛,疝气,赤白带下,痈疽肿毒,萎缩性鼻炎,瘰疬,疔疮,疥癣,蛇、犬咬伤。 ①《纲目》:治疟瘴,毒肿,风癞。 ②《分类草药性》:治一切恶疮肿毒,末,酒涂。 ③《天宝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