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一药 > 入大肠经中药有哪些

入大肠经中药有哪些
大肠经全称手阳明大肠经,归大肠经的中药主治头面五官疾患、咽喉
【小麦麸】治虚汗,盗汗,泄利,糖尿病,口腔炎,热疮,折伤,风湿痹痛,脚气。 ①《本草拾遗》:和面作饼,止泄利,调中去热,健人。以醋拌蒸热,袋盛,熨腰脚伤折处,止痛散血。 ②《日华子本草》:治时疾热疮,汤火疮烂,扑损伤折,瘀血,醋炒贴窨。 ③《纲目》:[ 详情 ]
【算盘子根】清热利湿,活血解毒。治痢疾,疟疾,黄疸,白浊,劳伤咳嗽,风湿痹痛,崩漏,带下,喉痛,牙痛,痈肿,瘰疬,跌打损伤。 ①《植物名实图考》:利湿,破血。 ②《草木便方》:清肺热,利咽喉,消积,解毒,散疡核,治牙痛、腰痛。 ③《福建民间草药》:散瘀[ 详情 ]
【黑石珠】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泄泻;痢疾;黄疸;目赤肿痛;外伤感染[ 详情 ]
荷苞花根
清热利湿。治肺热咳嗽,痔疮出血,痢疾,风湿骨痛。 ①《岭南采药录》:治咳嗽。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痔疮出血。 ③《陆川本草》:解热毒,利小便。治痢疾。 ④《广西中药志》:清热祛湿,治热咳,火燥筋
莙荙菜
清热解毒,行瘀止血。治麻疹透发不快,热毒下痢,闭经淋浊,痈肿伤折。 ①《别录》:疗时行壮热,解风热毒。 ②《唐本草》:夏月以其菜研作粥,解热,又止热毒痢。捣敷灸疮,止痛。 ③《本草拾遗》:捣绞汁服之,
葛蕈
清热,解毒,醒酒。治风热癍疹,肺热咳嗽吐血,血崩,痔疮。 ①《纲目》:醒酒,治酒积。 ②《纲目拾遗》:解肌热,散风火及阳明风热癍疹。 ③《四川中药志》:清肺热,解热毒。治咳嗽吐血,血崩及痔疮肿痛。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