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包藤别名:小赖藤、千里找根、发冷藤、绿藤。 绿包藤的功效与作用:活血消肿;清热解毒;止痢;截疟。主跌打损伤;骨折;毒蛇咬伤;痈疖肿毒;痢疾;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绿包藤来源
绿包藤产地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疏林、灌丛、路旁或缠绕于村寨篱笆。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常为栽培。
绿包藤功效与作用
活血消肿;清热解毒;止痢;截疟。主跌打损伤;骨折;毒蛇咬伤;痈疖肿毒;痢疾;疟疾
绿包藤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绿包藤性味
绿包藤归经
绿包藤药物形态
波叶青牛胆,稍肉质落叶藤本,全株无毛。嫩枝圆柱形,黄绿色,老枝具薄膜状褐色表皮,密生瘤突状皮孔,手触之有粗糙感,常有很多丝状气根悬垂或长入土中,或枝砍断后,生长出不定根数条,下延至地面,叶纸质,叶柄长于叶片2倍,基部肿胀扭曲;叶片心形,长宽近相等或长略过于宽,直径6-15cm,先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心形,掌状脉通常5条。总状花序先叶抽出,单生或2-3个簇生,纤细,长很少超过10cm;雄花萼片6,2轮,外轮小,内轮稍大,长2.5mm;花瓣6,绿黄色,倒卵状匙形,抱着花丝;雄蕊6,与花瓣近等长,核果卵圆状,直径约1cm,熟时橙黄色,内果皮背部有皱纹。花期4月。
绿包藤化学成分
茎含绿钯藤苦甙(picroretin)。
绿包藤性状鉴别
1.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直径0.5-1.5cm。表面黄棕色,近光滑,具浅纵沟和皱纹,皮孔众多,呈疣状突起;节处膨大,有圆形凹陷的枝痕;栓皮易成片脱落。质硬而脆,断面黄白色,有放射状纹理和众多小孔,中心有髓。气微,味苦。
2.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十列皱缩的木栓细胞,内侧有1列三面增厚的嵌晶石细胞,老茎的嵌晶石细胞连接成环。皮层外侧有3-4列厚角组织。中柱鞘纤维新月形。韧皮部大部分为颓废组织。木质部导管直径达400μm,单个散在。髓部较小,本品髓部、木射线和皮层的部分细胞常皱缩。薄壁组织偶见草酸钙方晶。3.理化鉴别3.1取本品粉末2g,用乙醇回流提取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膏状,加2%盐酸捏溶,滤过。取滤液2ml,滴加改良碘化铋钾试液,产生红棕色沉淀。(检查生物碱)3.2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5g,用80%乙醇回流提取,过滤,滤液浓缩至膏状,加95%乙醇适量振摇,静置,上层液作为供试液。另取小檗碱,加95%乙醇配成1mg/m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试液。取上述两试液适量,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3:1:0.12,氨蒸汽饱和)为展示剂展开,展距10cm,以改良碘化铋钾试液显色,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同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