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芙木别名:山辣椒、山马蹄、山胡椒、萝芙藤、矮青木。 萝芙木的功效与作用:镇静,降压,活血止痛,清热解毒。用于高血压病,头痛,眩晕,失眠,高热不退;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萝芙木来源
萝芙木产地分布
生于低山区丘陵地或溪边的灌木丛及小树林中。分布广西、广东、台湾、云南、贵州等地。产云南、广西等地。
萝芙木功效与作用
镇静,降压,活血止痛,清热解毒。用于高血压病,头痛,眩晕,失眠,高热不退;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萝芙木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萝芙木性味
萝芙木药物形态
灌木,高1~2米,全体平滑无毛。小枝淡灰褐色,疏生圆点状的皮孔。叶通常3~4片轮生,稀对生,质薄而柔,长椭圆状披针形,长4~14厘米,宽1~4厘米,先端长尖,基部楔形,全缘或略带波状,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叶柄细而微扁。聚伞花序呈三叉状分歧,腋生或顶生;总花梗纤细,长2~4厘米,花梗丝状,长约5毫米;总苞片针状或三角状:花萼5深裂,裂片卵状披针形,绿色;花冠白色,呈高脚碟状,上部5裂,卵形,冠管细长,近中部稍膨大;雄蕊5,花丝短,花药线形;雌蕊2心皮,离生或合生,子房卵圆形,花柱丝状,柱头短棒状而微扁。果实核果状,离生或合生,卵圆形至椭圆形,熟后黑色。种子1粒。花期5~7月。果期8~10月。
萝芙木性状鉴别
干燥根呈圆锥形,支根为圆柱形,弯曲而略扭转,上端直径约1~2厘米,下端细至0.5厘米以下,长15~30厘米或更长,多有支根。外表面灰棕色至灰黄色.有不规则而纵长的隆起和纵沟。栓皮较松,易于脱落。质坚硬,不易折断,折断面不平坦;横切面射线极纤细,微带芳香,味苦,皮部较木质部更苦。
萝芙木鉴别方法
不同产地的萝芙木所含生物碱的种类和数量有所不相同,印度产蛇根木总生物碱含量规定0.8%-1%为合格。广西产中国萝芙木根含总碱1-3%;广东产中国萝芙木根含总生物碱0.8%;根皮含1.4-1.5%;根蕊含0.5%,茎皮含0.88%,叶含0.6%,利血平是各种萝芙木碱的主要代表,在各种萝芙木中的含量为0.002-0.16%不等。
萝芙木栽培技术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环境,不耐寒。土壤以肥沃、疏松、湿润的砂壤上及壤土较好。
栽培技术 用种子和扦插繁殖。以种子繁殖为主,育苗移栽。种子繁殖:于9~10月采收成熟果实,用水浸泡1d,搓烂果肉,洗出充实种子,用湿沙混合贮藏。3~4月播种、每1hm2用种子90~112.5kg。出苗后,在5月、7月、9月各中耕除草、追肥1次,培育1年,即可定植。扦插繁殖:于2~3月,选健壮枝条,剪成20~23cm的插条。每根插条要具有2~3个节。在苗床培育1年,即可定植。春、秋季均可定植,按行窝距各约67cm挖窝,每窝栽苗1株,栽后淋水。
萝芙木炮制方法
萝芙木毒性
萝芙木临床应用
①治疗高血压病
从云南产的萝芙木根中提出生物碱,制成片剂,日服6~15毫克,疗程自3周至2个月不等。据200余例的观察,认为对Ⅰ期及Ⅱ期(按米氏分类法)病人有一定降压作用,对Ⅲ期病例基本无效。副作用轻微,但服药后易于出现耐受现象。
②治疗瘙痒性皮肤病
取云南萝芙木碱(云南制药厂产品)每次4~8毫克,日服3次。治疗神经性皮炎(局限性及广泛性),慢性湿疹,慢性荨麻疹,瘙痒症及接触性皮炎等8种皮肤疾患共52例,病程自3天至20余年不等,用药后有较好的镇静止痒作用,有效率为89%。对其他药物不能控制或无效的病例,也能发生作用。约5%病例出现头昏、困倦、肠蠕动增加等药物反应。
萝芙木相关论述
1.《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清热。治头痛。
2.《南宁市药物志》:退热,消炎,种尿,抗高血压。治热病斑痧,头痛。
3.《广西中药志》:泻肝降火。治高血压,头痛,风热痧气。
萝芙木药理作用
①利血平的作用
萝芙木注意事项
《广西药植图志》:"有胃病及气血虚象者忌用。"
萝芙木备注
萝芙木出处
萝芙木药方
①治感冒头痛、身骨疼:假辣椒、土茯苓、土甘草(又名天星蔃、白点秤)各二至三两。煎汤,一日三次内服。(《广西药植图志》)
②治腰痛:十八爪根一两。泡酒服。
③治高血压:十八爪根一两。煨水服。
④治喉痛:十八爪根适量,切细,含嚼。(②方以下出《贵州草药》)
⑤治高血压,头痛,失眠,眩晕,高热,胆囊炎,跌打损伤,毒蛇咬伤:萝芙木根二至三钱。煎服。(《云南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