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一药 > 中药大全 > 正文

薏苡仁

[Yì Yǐ Rén]

薏苡仁别名:解蠡、起英、赣米、感米、薏珠子、回回米、草珠儿、赣珠。 薏苡仁的功效与作用:健脾,补肺,清热,利湿。治泄泻,湿痹,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水肿,脚气,肺痿,肺痈,肠痈,淋浊,白带。①《本经》;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②《别录》: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③《药性论》:主肺痿肺气,吐脓血,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O.3~1两;或人散剂。

薏苡仁图片

薏苡仁英文

Coix Seed,Seed of Jobstears

薏苡仁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秋季果实成热后,割取全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外壳及黄褐色外皮,去净杂质,收集种仁,晒干。

薏苡仁产地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屋旁、荒野、河边、溪涧或阴湿山谷中。

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一般为栽培品

薏苡仁功效与作用

健脾,补肺,清热,利湿。治泄泻,湿痹,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水肿,脚气,肺痿,肺痈,肠痈,淋浊,白带。

①《本经》;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

②《别录》: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

③《药性论》:主肺痿肺气,吐脓血,咳嗽涕唾上气。煎服之破五溪毒肿。

④《食疗本草》:去干湿脚气。

⑤《本草拾遗》:温气,主消渴。杀蛔虫。

⑥《医学入门》:主上气,心胸甲错。

⑦《纲目》: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胜湿。炊饭食,治冷气;煎饮,利小便热淋。

⑧《国药的药理学》:治胃中积水。

⑨《中国药植图鉴,:治肺水肿,湿性肋膜炎,排尿障碍,慢性胃肠病,慢性溃疡。

薏苡仁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O.3~1两;或人散剂。

薏苡仁性味

甘、淡、微寒

薏苡仁归经

脾;肺;肾经

薏苡仁图片

薏苡仁药物形态

薏苡(《本经》),又名:赣(《说文》),屋菼(《别录》),玉秫(《杨氏经验方》),草菩提(《草木便方》),薏黍、鬼珠箭、尿塘草、铁玉蜀黍、瞎眼子树、桂珠黍、便婆菊。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须根较粗,直径可达3毫米。秆直立,高1~1.5米,约具10节。叶片线状披针形,长达30厘米,宽1.5~3厘米,边缘粗糙,中脉粗厚,于背面凸起;叶鞘光滑,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质硬,长约1毫米。总状花序腋生成束;雌小穗位于花序之下部,外面包以骨质念珠状的总苞,总苞约与小穗等长;能育小穗第一颖下部膜质,上部厚纸质,先端钝;第二颖舟形,被包于第一颖中,先端厚纸质,渐尖;第二外稃短于第一外稃;内稃与外稃相似而较小,雄蕊3,退化;雌蕊具长花柱;不育小穗退化成长圆筒状的颖。雄小穗常2~3枚生于一节;无柄雄小穗第一颖扁平,两侧内折成脊而具不等宽之翼,先端钝,具多数脉;第二颖舟形,亦具多脉;外稃与内稃皆为薄膜质;雄蕊3;有柄雄小穗与无柄者相似,但较小或有更退化者。颖果外包坚硬的总苞,卵形或卵状球形。花期7~9月。果期9~10月。

本植物的根(薏苡根)、叶(薏苡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薏苡仁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种仁宽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8mm,宽3-6mm。表面乳白色,光滑,偶有残存的黄褐色种皮。一端钝圆,另端较宽而微凹,有1淡棕色点状种脐。背面圆凸,腹面有1条罗宽而深的纵沟。质坚实,断面白色粉质。气微,味微甜。以粒大充实、色白、无皮碎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类白色。主体为淀粉粒,单粒类圆形或多面形,直径2-20μm,脐点星状、三叉状、人字形或裂缝状,复粒少见,由2-3分粒组成。

薏苡仁鉴别方法

本品粉末类白色。主为淀粉粒,单粒类圆形或多面形,直径2~20μm,脐点星状;复粒少见,一般由2~3分粒组成,加碘试液淀粉粒显棕红色。

薏苡仁栽培技术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怕干旱、耐肥。各类土壤均可种植,对盐碱地、沼泽地的盐害和潮湿的耐受性较强,但以向阳、肥沃的壤士或粘壤上栽培为宜。忌连作,也不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近年来在潮湿的水稻上上栽培,特别在抽穗扬花期给以浅水层,可显着增产。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为预防黑穗病,播前将种子用60℃温水浸种10-20min,捞出种子包好置于5%生石灰水中浸1-2d注意不要损坏水面上的薄膜。取出以清水漂洗后播种,或用1:1:100的波尔多液浸种24-72h,于3月至4月,穴播,按行株距27-30cm见方,穴深5-7cm,每穴播种子5-6颗,覆土2-3cm,镇压。每1hm2需种75-90kg。

薏苡仁炮制方法

炒蔗苡仁:取拣净的薏苡仁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即可。或用麸皮同炒亦可。(每慧苡仁100斤,用麸皮10斤)

薏苡仁贮藏方法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薏苡仁临床应用

治疗扁平疣:取新收之苡仁米2两,与大米混合煮饭或粥吃,每日1次,连续服用,以痊愈为止。治疗23例,经服药7~16天,11例痊愈,6例效果不明,6例无效。病人在服药后至皮疹消失前,多数有治疗反应:损害病灶增大变红,炎症增剧;继续坚持服药数日后,则损害病灶渐趋干燥脱屑,以至消退。

薏苡仁相关论述

①《本草衍义》:"薏苡仁,《本经》云,微寒,主筋急拘挛。拘挛有两等:《素问》注中,大筋受热,则缩而短,缩短故挛急不伸,此是因热而拘挛也,故可用薏苡仁;若《素问》言因寒即筋急者,不可更用此也。凡用之,须倍于他药。此物力势和缓,须倍加用即见效。盖受寒即能使人筋急,受热故使人筋挛,若但热而不曾受寒,亦能使人筋缓,受湿则又引长无力。"

②《纲目》:"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痿肺痈用之。筋骨之病,以治阳明为本,故拘挛筋急,风痹者用之。土能胜水除湿,故泄痢水肿用之。按古方小续命汤注云:中风筋急拘挛,语迟,脉弦者,加薏苡仁,亦扶脾抑肝之义。又《后汉书》云,马援在交趾,尝饵薏苡实,云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也。又张师正《倦游录》云,辛稼轩忽患疝疾,重坠,大如杯,一道人教以薏珠用东壁黄上炒过,水煮为膏服,数服即消。程沙随病此,稼轩授之,亦效。《本草》薏苡乃上品养心药,故有此功。"

薏苡仁注意事项

本品力缓,宜多服久服。脾虚无湿,大便燥结及孕妇慎服。

薏苡仁备注

变种植物川谷同供药用。

薏苡仁出处

《本经》

薏苡仁药方

①治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金匮要略》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②治风湿痹气,肢体痿痹,腰脊酸疼:薏苡仁一斤,真桑寄生、当归身、川续断、苍水(米泔水浸炒)各四两。分作十六剂,水煎服。(《广济方》)

③治久风湿痹,补正气,利肠胃,消水肿,除胸中邪气,治筋脉拘挛:薏苡仁为末,同粳米煮粥,日日食之。(《纲目》薏苡仁粥)

④去风湿,强筋骨,健脾胃:薏苡仁粉,同曲米酿酒,或袋盛煮酒饮之。(《纲目》薏苡仁酒)

⑤治水肿喘急:郁李仁二两。研,以水滤汁,煮薏苡仁饭,日二食之。(《独行方》)

⑥治肺痿唾脓血:薏苡仁十两。杵碎,以水三升,煎一升,入酒少许服之。(《梅师集验方》)

⑦治肺痈咳唾,心胸甲错者:以淳苦酒煮薏苡仁令浓,微温顿服之。肺若有血,当吐出愈。(《范汪方》)

⑧治肺痈咯血:薏苡仁三台。捣烂,水二大盏,入酒少许,分二服。(《济生方》)

⑨治肠痈,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败酱五分。上三味,杵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小便当下。(《金匮要略》薏苡附子败酱散)

⑩治肠痈:薏苡仁一升,牡丹皮、桃仁各三两,瓜瓣人二升。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千金方》)

⑾治消渴饮水:薏苡仁煮粥饮,并煮粥食之。(《纲目》)

⑿治沙石热淋,痛不可忍:玉秫(子、叶、根皆可用),水煎热饮,夏月冷饮,以通为度。(《杨氏经验方》)

薏苡仁治疗疾病

相关中药材

松子仁

松子仁

润肺,滑肠。用于肺燥咳嗽,慢性便秘。

  • 发布于 2022-01-08 22:00:38
山枝仁

山枝仁

清热,生津止渴。治虚热心烦,口渴咽痛,泻痢后重,倦怠乏力。 《四川中药志》:清热,止泻,收敛。治咽痛,下利后重,肢倦乏力。

  • 发布于 2022-01-05 06:12:46
无患子中仁

无患子中仁

消积辟恶。治疳积,蛔虫病,腹中气胀,口臭。 ①《本草拾遗》:烧令香,辟邪恶气。 ②《纲目》:煨食辟恶,去口臭。 ③《岭南采药录》:煅食之,治小儿五疳及鹅喉。 ④《南宁市药物志》:清膀胱热。 ⑤《广西中

  • 发布于 2022-01-16 23:22:50
朝鲜崖柏仁

朝鲜崖柏仁

养心安神;润肠通便。主心悸失眠;多汗遗精;肠燥便秘

  • 发布于 2022-02-19 23:54:31
槲实仁

槲实仁

①《纲目》:蒸煮作粉,涩肠止痢,功同橡子。 ②《现代实用中药》:治小儿佝偻病。

  • 发布于 2022-02-03 13:17:12
榆荚仁

榆荚仁

清湿热,杀虫。治妇女白带,小儿疳热羸瘦。 ①《《本草拾遗》:主妇人带下。和牛肉作羹食之。 ②《医林纂要》:补肺,止渴,敛心神,杀虫匿。

  • 发布于 2022-02-17 05:51:03
梅核仁

梅核仁

清暑,明目,除烦。 ①《吴普本草》:明目,益气。 ②《药性论》:除烦热。 ③《本经逢原》:清妇人子脏中风气积滞。 ④《本草求原》:治暑气霍乱。

  • 发布于 2022-02-14 15:31:37
郁李仁

郁李仁

润燥,滑肠,下气,利水。治大肠气滞,燥涩不通,小便不利,大腹水肿,四肢浮肿,脚气。 ①《本经》:主大腹水肿,面目、四肢浮肿,利小便水道。 ②《药性论》:治肠中结气,关格不通。 ③《食疗本草》:破癖气,

  • 发布于 2022-01-18 22:26:23

相关中药知识

薏苡仁祛黑斑

薏苡仁祛黑斑

【方剂】  薏苡仁:适量 【用法】  薏苡仁研成细粉,每次服用10克,每天3次,在饭前半个小时至一小时前服用,约几个月,即可治好。 【功效】  增白祛斑。

  • 发布于 2023-08-07 09:44:26
赤小豆薏苡仁茯苓,哪种药健脾祛湿不上火

赤小豆薏苡仁茯苓,哪种药健脾祛湿不上火

现在有一种说法就是祛除体内湿气,就不会生病,很多中医也认为人体的很多疾病都是因为湿气导致的,因为湿气导致脾胃失调,湿气在体内郁积还容易郁积化火导致各种口苦等其他疾病。用哪种药健脾祛湿不上火,赤小豆薏苡仁茯苓均可。 健脾祛湿不上火的药 1、赤小豆 赤小豆有着祛湿

  • 发布于 2023-04-12 08:23:52

最新发布中医中药网站

点赞最多

朱良春-国医大师

朱良春,男,生于1917年8月,江苏镇江市人。经验颇丰,名驰南北,蜚声海外。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

倪海厦个人介绍

倪海厦个人资料及简介倪海厦院长1954年生于台北,祖籍浙江瑞安,毕业于东吴大学政治系。曾任美国汉唐中医学院院长与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指导教授。倪海厦医师毕生致力于传承与发扬中医经方,运用网页诊疗日志与文

张学文-首届国医大师

张学文,男,生于1935年10月,陕西汉中人,汉族。出生于中医世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届国医大师、中医急症高手。陕西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务院

林巧稚简介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福建厦门人,医学家。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林巧稚

熊继柏-国医大师

熊继柏, 男,1942年出生,湖南石门县人。国医大师,国家级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聘中医学术顾问。中医临床

石学敏-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

石学敏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取得显著疗效,相关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创建的针灸科床位600张,日均门诊量2000余人次,治疗病种100余种。在全国建48个临床分中心,培养师承人员30余

路志正国医大师

路志正毕生从事风湿病、心肺疾病、中医疑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另擅长脾胃病、代谢性疾病、风湿病、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疾病、心身疾病、眩晕、不寐、萎缩性胃炎、干燥症、白塞氏病、胸痹、痛风、糖尿病等诊治。路志

王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教授个人资料

王琦中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院长。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第二届国医大师。王琦个人资料王琦, 是江苏

陈彤云国医大师

    她应用脏腑辨证理论治疗损美性皮肤病,辨证与辨病结合,倡导中西医结合,继承和创新,改进剂型。完善痤疮病多以“热邪致病”的理论体系;提出黄褐斑“斑皆瘀也,有斑必有瘀,久病必瘀,

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

裘法祖(1914年12月6日—2008年6月14日),浙江杭州人。著名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科院院士,中国现代普通外科的主要开拓者、肝胆外科和器官移植外科的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