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一药 > 中医专家 > 正文

韩冰(中医专家)

韩冰(中医专家)

韩冰,字冰之、伯如。因其书斋名日朴斋,晚年号朴翁。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贴专家,全国500位名老中医专家之一,全国著名中医妇科专家,天津市名中医。曾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妇科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天津市中医药学会第二届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1990、1992年荣获天津市政府颁发的“天津市劳动模范”,1992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颁发的“全国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称号”。2000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荣誉。2005年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发的“全国中医药中医妇科名专家”。2006年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8年荣获天津市卫生局颁发的“天津名中医”称号。2009年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发的“全国中医妇科名师”。

韩冰1939年12月生于天津市。其父玉台公(字凤楼)执儒家传统思想为立身治家之道,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邪。”遂令其孩提之时,诵读《百家姓》、《千字文》开蒙之书,入夜灯下习字。稍长,进入私塾,受到国学熏渍陶染。1950年转至公立学校学习新知0 1957年中学毕业后,受其叔父玉玑公老中医的影响,考入天津中医学院。五年中,谨记《礼记》所言“举大事必慎其终始”,勤求苦读,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药学,课余对文史哲多有涉猎,尤对中国思想史、古代哲学的探究颇感兴趣。1962年以优秀成绩自天津中医学院修业期满留校分配至附属医院妇科,执业迄今已达45年。

在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工作期间,深感这一代中医是肩负“观古察今,继往开来”重任的一代,“人命至重,贵逾千金”,立言必信,勃然奋进,遂虚心求教于前辈,切磋于同道,临证问病,详究其源,遣方用药,务求精当。诊余之时,毫不懈怠,求举素业,精心研读《内》、《难》,汲取古今之经验。读书临证之心得,随笔记录于左,名日《医林顿悟》,日积月累,渐有所树。毕业翌年,即有《妊娠恶阻治验》、《哮喘一得》发表于期刊。1964年天津报刊以“又红又专的青年大夫韩冰”为题,宣传其业绩。

十年浩劫,文化被摧残,中医药学被“一根针,一把草”取代,基础理论几遭湮灭。有鉴于此,遂邀同好,从继承、抢救老中医宝贵经验人手,于1972年主编《中医内科》一书,由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几经再版,屡告售罄。后经日本服部硕知医师译文在日本金刚出版社刊行,颇受日本医界赞誉。

1972年7月1日,加人中国共产党。

1978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任医院副院长,主管医、教、研工作。

1984年调至天津中医学院任教务处处长。

1986年主编中医院校联合教材《中医妇科学》。

中医药学乃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要想深刻理解中医学之奥旨,必须要对中华文化有所认知。故带领研究生遍检《大藏经》、《道藏》及古代相关文献,编纂出《古天文与中医》、《道教与中医》、《佛教与中医》等专著。

1987年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

1990年至2000年任天津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长。

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妇科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委员会顾问,天津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审专家,国家药品保护品种评审专家。韩冰教授是全国500名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我国著名妇科专家。他对中医的贡献在于他所提出的在中华文化大背景下考察中医,他独树一帜的学术思想和他在中医理论上的独特见解,在学术界很有影响力。

韩冰教授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的创始人和学术带头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是在韩冰教授的主持领导下发展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天津市卫生局重点发展学科,为全国较早中医妇科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妇科国家临床药理基地。 2005年再度以其影响力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妇科专业委员会挂靠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在科研上,韩冰教授多年来经过孜孜不倦的努力,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取得了一项项重大科研成果。韩冰教授作为主要研究者之一的“《黄帝内经素问》整理研究”获1995年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完成了《黄帝内经素问校注》、《黄帝内经素问语释》两部专著。由韩冰教授亲自主持研究的“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荣获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研究的“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网络的整体调节作用”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天津市科委课题,获2004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研制的妇痛宁颗粒等数个药物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为三类新药开发。其为副主编参与编写的《中医妇产科学》获2003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著作一等奖。其著述颇丰,主编、副主编专著十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代表作有《中医妇科学》、《中医内科》、《中医病证诊疗全书》、《内经词典》等。

在医疗上,韩冰教授紧密结合临床,将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功能失调性疾病、盆腔炎等中医治疗有相对优势的疑难疾病作为研究方向。继承发扬中医药在妇科方面的优势,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使其在理论上得到创新和发展,赋予传统中医妇科学时代特点,逐步形成现代中医妇科学。

在教学上,以中医学传承为己任,对学生不拘于一方一药的指导,而强调中医理论的学习,根深则能叶茂,心静才能治学,切不可不知天道,不辨医理,趋末弃本,追逐浮华之虚称。学生们收获最大的是老师的高尚品德和治学精神。韩冰教授常以唐代孙思邈“大医精诚”之旨激励学生。强调博与专的关系,博与专相辅相成,博学则可根基广泛,相通相用,专则可精深,专业有成。博,不流于浮泛;专,不拘泥固守。告诫学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庄子语)。还对学生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任何学问,若有所得,必须“心悟”,悟则能化,化则能行。“智圆行方”,头脑灵活多思,行须中规中矩,知常达变,此乃治学之法。多年来先后培养海内外博士生、硕士生30余名,如今多已事业有成,成为医院的业务骨干。

韩冰教授先后应邀赴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及台湾省讲学,并受聘为日本校友会名誉会长,日本福岛综合病院学术顾问,台湾女中医师协会、台湾药用植物学会顾问等名誉职务,为扩大中医药影响,增进国际交流合作作出了贡献。

正是由于韩冰教授医学成就突出,天津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曾做过专题报道,先后多次荣膺天津市劳动模范和全国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称号。

在长期的临床、科研和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韩冰教授对中医学不断探索,对中医学的认识也不断加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学术思想。

韩冰教授认为,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优秀文化,是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孕育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凝聚着中国人的思想情结,同时,也孕育着灿烂的科学技术。

当今时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每个民族都会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养分的同时,,大力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中华文化也是如此,在走向世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经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的同时,能够使自己的民族文化对其他民族的文化产生影响。我们说中国改革开放,走向世界,首先要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是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文明的需要,更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对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事实已经证明,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是世人有目共睹的。

中华文化要突显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在世界全球化的进程中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全方位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文化,让世界更多地理解什么是中国,什么是中华文化,什么是在中华文化大背景产生和形成的中医药学。

文化愈是民族的,才愈是世界的。任何一种文化都首先是一种民族文化。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富有生命力的灿烂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中华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有机整体,中医药学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重要的传承载体。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在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民族区域内形成、发展起来的,深深地受着中华文化的影响,没有中华文化,也就谈不到中医药学,所以说,没有中华文化,中医药学就没有生存的根基,也就失去了它璀璨的光辉。

韩冰教授主张在中华文化大背景下学习、理解中医药学。我国古代的文化典籍卷帙浩瀚,博大精深,作为医生不可能去用更多精力钻研文化古籍,但对中华文化的主要精神应该有所学习,特别是中华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更应该注意,这对于更好地理解中医学术思想和理论体系大有裨益。

韩冰教授认为,在中华文化的背景下逐步形成的中医学,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来自于长期的临床实践,反过来又指导着临床实践。中医学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并且不断向前发展,时至今日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之所以如此,不仅因为它有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确切的疗效,更是因为中医药学有着科学的、系统的理论体系。中医要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一方一药研究上,更应该从理论上加以研究。

中医学发展到唐代,呈现出专科化发展的繁盛阶段。妇科学已经成为一门临床专业学科,尤其是妇科理论的逐渐形成,为妇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也应该看到中医妇科学发展到现代,理论的发展还不够完善。韩冰教授认为,妇科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中医理论密不可分。中医理论对妇科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不能完全代替妇科学理论。妇科学应具有本学科的理论框架和理论体系,这是中医妇科学术特色和优势的重要根基。

为此,韩冰教授多年来以奇经八脉作为切入点,沿着奇经八脉一冲任学说一妇科理论的思路,系统地研究历代文献,结合临床实践,构建中医妇科理论框架,使之不断充实,使之不断完善,以期妇科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

韩冰教授认为,中医学要发展,就必须重视科学研究。其方法有文献研究、理论探讨、经验整理等传统研究方法,也有规范的临床研究方法,总结诊治规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运用实验室方法研究中医药,使之不断深化。

但是,实验研究既要充分运用现代的知识与方法,又要充分体现中医学术特色,如何处理二者关系,这是亟需探讨的问题,不能不看到存在着实验研究离中医越来越远的现象。

韩冰教授认为,研究中医,就要应用中医药学的理论去指导,保持中医药学的学术特点。

1.从自然科学发展趋势确定设计思路。我们知道,世界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经三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科学技术处于综合发展的阶段。到了17世纪科学技术出现从整体研究到分化与微观研究的发展阶段。进人20世纪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形成既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的研究趋势。当前,这一特点越发突出明显。

中医药的科学研究,无疑要顺应这一自然科学的发展趋势,才能突出中医学优势,使之立于世界科技之林。

2.从东西方思维特点确定设计思路。从东西方思维特点上分析,西方的思维模式,往往是矢状思维,而东方的思维则是在整体观的指导下,具有辩证思维、类比思维、循环思维的特点。

在医学研究中,充分运用中华文化大背景下所产生的中医学辩证观,并使之与现代先进的科技方法相结合,以揭示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作用机理。

3.从中医学术思想特点确定设计思路。中医学有着深厚的临床实践基础,同时深受东方哲学思想的影响,所以中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而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其学术思想的基本特点。

相关推荐

邱保国(中医专家)

邱保国(中医专家)

邱保国,男,(1936―)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中西医结合专家。曾任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副会长、河南省食品保健评审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健康促进委员会副会长、河南省新药评审评委、《中医研究》杂志主编。 西医院校毕业后,曾专修中医和心血管病,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和研究工作四十余年。60年代曾

王玉(中医专家)

王玉(中医专家)

王玉,女,1939年3月生,吉林省梨树县人。1997年起被评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带徒2~5批。吉林省名中医,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终身成就教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分会顾问、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病科(国家局肺病重点学科)学

李冬青(中医专家)

李冬青,女,汉族,1928年生,山东莘县人。云南中医学院教授,中医儿科专家。中共党员。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云南分会常务理事。曾任云南中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教研室主任、党总支委员、党支部书记等职务。 工作35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及教学经验。她治学严谨,造诣深。曾担任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先后讲授过

江海身(中医专家)

江海身,男,山东青州籍,1948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1969年从事中医临床,198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本科),后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师从全国著名中医肾病专家时振声教授(已故)攻读肾病专业,1986年获医学硕士学位。同年入伍,分配至海军总医院中医科。

高体三(中医专家)

高体三(中医专家)

高体三教授(1920.11―2011.11)是全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为国家卫生部、人事部、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高体三教授“厚德博学,求真务实”,一生立足传承中医药文化,服务医学教育,其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组方精良,用药独特,善于治疗多种疑难病,具有

中药大全

最新发布中医中药网站

点赞最多

朱良春-国医大师

朱良春,男,生于1917年8月,江苏镇江市人。经验颇丰,名驰南北,蜚声海外。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

倪海厦个人介绍

倪海厦个人资料及简介倪海厦院长1954年生于台北,祖籍浙江瑞安,毕业于东吴大学政治系。曾任美国汉唐中医学院院长与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指导教授。倪海厦医师毕生致力于传承与发扬中医经方,运用网页诊疗日志与文

张学文-首届国医大师

张学文,男,生于1935年10月,陕西汉中人,汉族。出生于中医世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届国医大师、中医急症高手。陕西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务院

林巧稚简介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福建厦门人,医学家。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林巧稚

熊继柏-国医大师

熊继柏, 男,1942年出生,湖南石门县人。国医大师,国家级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聘中医学术顾问。中医临床

石学敏-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

石学敏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取得显著疗效,相关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创建的针灸科床位600张,日均门诊量2000余人次,治疗病种100余种。在全国建48个临床分中心,培养师承人员30余

路志正国医大师

路志正毕生从事风湿病、心肺疾病、中医疑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另擅长脾胃病、代谢性疾病、风湿病、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疾病、心身疾病、眩晕、不寐、萎缩性胃炎、干燥症、白塞氏病、胸痹、痛风、糖尿病等诊治。路志

王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教授个人资料

王琦中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院长。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第二届国医大师。王琦个人资料王琦, 是江苏

陈彤云国医大师

    她应用脏腑辨证理论治疗损美性皮肤病,辨证与辨病结合,倡导中西医结合,继承和创新,改进剂型。完善痤疮病多以“热邪致病”的理论体系;提出黄褐斑“斑皆瘀也,有斑必有瘀,久病必瘀,

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

裘法祖(1914年12月6日—2008年6月14日),浙江杭州人。著名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科院院士,中国现代普通外科的主要开拓者、肝胆外科和器官移植外科的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