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逸平,男,1932年10月4日生,江苏漂阳人(汉族)。1953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卫生部生理师资班。1955年毕业于安徽医学院(现安徽医科大学)医疗系。现为副教授、副研究员,任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院长,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生理学会副理事长,日本国大阪医科大学麻醉科日中医学交流会顾问,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针灸防治高血压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的负责人,硕士研究生导师等职。长期从事针灸原理、经络现象、经穴脏腑相关的临床、教学和实验研究,在针刺治疗心血管病以及腧穴特异性方面的研究有较深的造诣。曾先后承担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安徽省科委的科研课题“经络现象研究”、“经穴脏腑相关研究”、“针刺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研究”等8项研究课题任务。1959年在孟昭威教授的倡导下,开展了对正常人及患病者的经络感传现象的研究,采用电生理等方法揭示了经络的客观存在,在国内最早提出了经络感传现象与文献记载的经络循行路线“四肢基本相符,躯干部分相符,头面部变异较大”的规律。经过近30年的研究,认为经络现象是客观存在的,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是祖国医学脏腑、经络学说的核心内容,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应从经络(穴)与脏腑的相关联系人手,以利于经络实质的研究和指导临床。1984年安微中医学院建立了全国最早的第一所附属针灸医院,担任附属针灸医院院长职务,1987年应日本高知县日中友好协会邀请赴日本访问。先后接待美国、日本、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苏联、新加坡。菲律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批300多名国际友人学者的来访和学术交流,出席了世界针联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东西方疼病研究会和第一届国际传统医学学术讨论会等国际性学术交流会,并宣读了有关论文。先后著有“内关穴相对特异性的研究”、“针刺对实验性急性心肌梗塞的血液动力学改变的影响”、“针刺对家兔心动过速的影响”、“针刺对心血管功能异常的影响及其作用途径分析”、“针刺对人胃电图的影响”、“灸法的适应症及作用机理的研究”等30篇论著。支持的科研工作“针麻临床规律的研究”、“经络系统与植物神经系统关系的研究”、“经络感传现象及客观指标研究”分别获得卫生部,全国科技大会和安徽省的奖励,“经穴脏腑相关的研究”及“针刺治冠心病卒死的研究”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电排针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通过了安徽省科技成果鉴定,被安徽省评为科技先进工作者并出席全国科技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