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明义,男,汉族,1916年9月8日。籍贯河南省济源市邵原镇西街。1937年行医,现任河南省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肝纤维化研究组组长、《中医研究》编委、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曾任济源市卫协会专职秘书兼中医进修班教师;河南中医学院教师;南阳国医大学名誉教授;省中医研究所中医研究室副主任;省中医学会理事;《中原医刊》副主编;省职改高评委员会委员;省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省医学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咨询评议专业组成员;省政协委员。自幼勤奋攻读了9年私塾2年学堂。至1933年终因牛活窘迫,中途辍学,前后共任教13年。在任教中一面教学,一面学医。攻读了《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脉经》、《八十一难经》以及《医宗金鉴》、《东医宝鉴》、《辨证奇闻》等,还读些西医内科学、生理、病理学、药物学等。1940年瘟疫(麻疹、天花、伤寒、副伤寒、黑热病、疟疾、霍乱、痢疾大流行,当时已弃教从医,白天走村串户,夜里攻读《温病条辨》、《温疫沦>、《温热经纬》等专著,用清热宣肺法治愈不少麻疹并发肺炎患儿,肺实喘促者以泻大肠法甚效,高热不退者用清温败毒饮疗效颇佳;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方)治疗疟疾良效;下痢无度,食减纳呆,四肢发凉,脉微细欲绝,此为肾阳欲竭,关门失固,应急温里回阳,桃花汤(赤石脂、粳米、干姜)加煨肉蔻效果最好。湿温病最为难治,开始有头痛恶寒,全身沉重,头重如裹,舌白腻脉濡细,酷似太阳表证,但不能发汗,误用麻黄汤之类则产生神智恍惚不清,耳聋不聪;有胸闷痞满腹胀纳呆酷似胃肠壅滞,但不能用泻法,误用承气汤之类,则泻利不止;身有潮热,晨轻午重,酷似阴虚,但不能用养阴药,误用一贯煎之类则病势胀满加剧。以上乃湿温为患,辛温助阳故神智恍惚;泻下伤脾故泻利不止;养阴以助湿故胸痞加剧,他用三仁汤治之疗效甚好。凡湿热温病,皆由口鼻入内,“始于上焦,在乎太阴”,而非太阳之表,故不能发汗,逼汗者则神昏谵语,发斑疹。神错清官汤加安官牛黄丸效果最好。发斑用化斑汤,化斑汤是白虎汤加犀角、元参。阳明主肌肉,斑发于肌肉属阳明热盛,本“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之旨,以白虎清阳之热,犀角清官,元参增液,清官制火,凉血壮水,乃治斑之良方,用之多收良效。
1945年参加革命工作,在当地医联社任医师,1953年调县卫生科任县卫协专职秘书,曾先后举办县中医进修班三期,共培训在职中医150余人。除担任领导工作外,还担任《内经》、《伤寒论》、《内科》等课程。1958年调河南中医学院任教,1961年调省中医研究所(省中医研究院前身),从此开始了中医专科研究。
中医研究应始终掌握中医理论:1962年开始攻治高血压病。他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多以肝肾二经为主。古人把眩晕、耳鸣、晕厥等归因于“木郁之发”。肝木喜条达,恶抑郁,五脏之性,唯肝为暴,德合于木,动则生风,怒火伤肝者则震颤昏仆,治宜疏肝熄风。久病高血压病,其本在肾,其标在肝,治宜滋阴养肝柔肝为主。他习惯用杞菊地黄汤加杜仲、生首乌、山楂、草决明、荷叶。脉弦大者加黄芩、生石膏等。久服则疗效稳固,不易复发。1963年写了《祖国医学对高血压病的认识与辩证论治》,作为内部资料印发。1965年又撰写“祖国医学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和实践”刊载于《河南中医学院医药参考资料》。
1966年又专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本病突出的特点就是胸闷和胸痛,不外是经络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引起“不通”之因,约分为五:(1)恣啖膏粱厚味。(2)九气内伤。(3)贪逸恶劳。(4)肾气衰。(5)脾气衰。据此理论,划分为:气滞血瘀、脾虚湿阻、心身虚、脾肾阳虚等四型论治,结果效果良好。共治疗气滞血瘀者19例,脾虚湿阻者5例,心肾阴虚者5例,心肾阳虚者3例,共32例患者心电图显效率达53.2%。
1974年开始搞肝炎后肝硬化血清蛋白降低今/G倒置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肝硬化血清蛋白降低,多见于肝硬化晚期患者,是肝细胞严重损害的指标之一。发现A/G倒置患者多有腹胀。浮肿、乏力、纳差等证,经临床分析,均与脾虚运化失常有关,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实脾则肝自愈”的论断,试图从健脾益气的药物中,寻求纠正慢性肝病血清蛋白A/G倒置的方法,研制出肝复康制剂(黄芪、党参、大枣、蜂蜜),进行系统的临床观察和药理、药效、病理等实验。临床观察99例,观察组(肝复康)62例,对照组(西药)37例,观察组有效率93.5%,对照组有效率54.05 010,两者有显著性差异。动物实验证明肝复康可使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明显减轻,纤维增生受到抑制,无假小叶形成,能防治肝硬化的发生,且无毒性反应。经专家鉴定获省级成果三等奖。
从1989开始在研究“慢性肝病血清蛋白A/G倒置”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臌胀片(自拟方)抗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课题,已经过专家论证得到中央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作为国家招标课题进行临床与实验研究,现工作正在进行中。初步总结了9例,B超呈现肝脏表面欠光整者8例,肝内管系紊乱不清者5例。治疗后肝表面6例转光整,l例减轻,1例无效。肝内管系4例转正常1例减轻,而对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研究成果:郑州市532名健康人头发、血清8种金属元素值的分析和运用获1984年省级三等奖;阳虚证型与甲状腺素关系的研究获1987年我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二等奖;益气健脾法治疗肝硬化血清蛋白A/G失调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获1988年我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三级奖。
著作:《中医临床基础》(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1月版);《中药临床基础》(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8月版);《河南省秘验单方集锦》(河南科技出版社,1983年10月版);《临床中药学》(河南科技出版社,1985年6月版)。
论文:近年来在各级会公开杂志发表医药科技论文86篇,其中主要有:气化浅谈(《河南中医学院学报》);再论气化(《河南中医学院学报》);关于经络实质的探讨第一机械工业部科学院(《经络测定仪研究》);冠心病中医辩证分型探讨(《河南中医学院学报》);无脉证浅谈(《中原医刊》);关于多汗症(《中原医刊》);阳虚证型的转变与甲状腺素关系的临床探讨(《中西医结合杂志》);阳虚证与甲状腺素关系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杂志》);郑州市532名正常人血清八种金属元素测试分析(《河南医药>);郑州市525名正常人头发六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中华医学杂志》);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治疗(《中国中医年鉴》);《牙槽脓肿》、《豫妙方》战士出版社(上);对肝病的认识和治疗体会(《中原医刊》);疳泻论治(《中医研究》);肝复康纠正慢性肝病蛋白比例失调的临床研究(《中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