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味中药
辛味:“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如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等。因此辛味药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此外,《内经》云:“辛以润之。”就是说辛味药还有润养的作用,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滋养补肾等。大多数辛味药以行散为功,故“辛润”之说缺乏代表性。
【荭草花】治心、胃气痛,痢疾,痞块,横痃。 《纲目》:散血,消积,止痛。[ 详情 ]
【驳骨丹】祛瘀生新,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骨痛。 ①《纲目拾遗》:治折伤,续断骨,捣罨。 ②《生草药性备要》:治风邪,理跌打,调酒服。 ③《岭南采药录》:理跌打伤,内服能去瘀生新。 ④《陆川本草》:治风湿骨痛。[ 详情 ]
【黄花稔】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生肌。治感冒,乳腺炎,痢疾,肠炎,跌打伤,骨折,痈疮疖肿,外伤出血。[ 详情 ]
葛菌
清热解毒,凉血止痛。主治痔疮,咳血。外用治颈淋巴结结核。
葱叶
祛风发汗,解毒消肿。治感冒风寒,头痛鼻塞,身热无汗;中风,面目浮肿;疮痈肿痛;跌打创伤。 ①《千金·食治》:青叶归目。除肝中邪气,安中补五脏,益目精(’精’,《政和本
葱实
温肾,明目。治阳痿,目眩。 ①《本经》:主明目,补中不足。 ②《本草经集注》:解藜芦毒。 ③《中药志》:治肾虚阳痿,目眩。
葱汁
散瘀,解毒.驱虫。治头痛,衄血,尿血,虫积,痈肿,跌打损伤。 ①《别录》:主溺血,解藜芦毒。 ②《千金·食治》:解桂毒。 ③《纲目》:散瘀血,止衄止痛。治头痛耳聋,消痔漏,解众药毒。 ④《现
葱白
发表,通阳,解毒。治伤寒寒热头痛,阴寒腹痛,虫积内阻,二便不通,痢疾,痈肿。 ①《本经》: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 ②《别录》:治伤寒骨肉痛,喉痹不通,安胎。 ③孟诜:通关节,止衄血,利大小便。
葱须
治风寒头痛,喉疮,冻伤。 ①《别录》:主伤寒头痛。 ②孟诜:通气。 ③《日华子本草》:杀一切鱼肉毒。 ④《纲目》:疗饱食房劳,便血肠澼成痔。
蒌油
《纲目拾遗》:治手足红肿或疼,以蒌叶油揉擦,用布包裹。滴耳治耳痛。刀伤刺伤,以棉花浸蒌油贴裹伤处。又治背痈及疖毒,贴之,初起者即解散,已成即速溃脓。亦可敷贴杨梅毒疮、漏痔。
蒙古马兰
清热解毒;利湿;凉血止血。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肠炎;痢疾;水肿;疮疖肿毒;外伤出血
蒟蒻
化痰散积,行瘀消肿。治痰嗽,积滞。疟疾,经闭,跌打损伤,痈肿,疔疮,丹毒,汤火伤。 ①《开宝本草》:主痈肿风毒。摩敷肿上。捣碎以灰汁煮成饼,五味调和为茹食,主消渴。 ②《本草会编》:治腮痈。 ③《医林
蒟酱
温中,下气,散结,消痰。治心腹冷痛,吐泻,虫痛,咳逆上气。 ①《唐本草》:主下气温中,破痰积。 ②《食疗本草》:散结气,治心腹中冷气。 ③《海药本草》:主咳逆上气,心腹虫痛,胃弱虚泻,霍乱吐逆,解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