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一药 > 酸味中药

酸味中药
酸味:“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酸味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 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 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如五味子固表止汗、乌梅敛肺止咳、五倍子涩肠止泻、山茱萸涩精止遗以及赤石脂固崩止带等。
【梅花】开郁和中,化痰,解毒。用于郁闷心烦、肝胃气痛、梅核气、瘰疬疮毒。[ 详情 ]
【猴骨】除风祛湿,镇惊,截疟。主治风寒湿痹,四肢麻木,小儿惊痫及疟疾发热等症。[ 详情 ]
【野牡丹】活血消肿,清热解毒。治跌打损伤,痈肿疔毒,乳汁不行。 ①《福建民间草药》:除热解毒,逐湿祛风。治痈肿疔毒,跌打损伤。 ②《陆川本草》:叶,治刀伤,止血。 ③《四川中药志》:行气,活血,清热。治月瘕病,症瘕吐血,跌打损伤及肠痈。 ④《中国药植[ 详情 ]
藤黄
消肿,化毒,止血,杀虫。治痈疽肿毒,顽癣恶疮,损伤出血,牙疳蛀齿,汤火伤。 ①《海药本草》:主蚛牙蛀齿,点之便落。 ②《纲目拾遗》:治痈疽,止血化毒,敛金疮,亦能杀虫。 ③《现代实用中药》:为峻下剂,
貒肉
补脾胃,利水道。治虚劳羸瘦,水胀,久痢小儿疳积。 ①《唐本草》:主久水胀不瘥垂死者,作羹臛食之,下水。 ②孟诜:主患赤白痢多时不瘥者,可煮肉经宿露中,明日空腹和酱食之。又瘦人可和五味煮食,令人长脂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