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药味分类的中药
中药按照药味分类包括五味,五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饮食调养的理论出现了,如四时五味的宜忌,过食五味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本经》不仅明确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还以五味配合四气,共同标明每种药物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效用的本草编写先例,从而为五味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经后世历代医家的补充,逐步完善了五味理论。后来在五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
【小茜草】补血活血;祛风除湿。主贫血;头晕失眠;风湿痹痛;慢性胃炎;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详情 ]
【粉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详情 ]
【胡桃油】治绦虫,疥癣,冻疮,聤耳。 ①《纲目拾遗》:补火。 ②《现代实用中药》:缓下剂,能驱绦虫;外用于皮肤病,疥癣,冻疮,腋臭等。[ 详情 ]
龙须菜
①《纲目》:治瘿结热气,利小便。 ②《本草求原》:去内热。
龙须藤
清热解毒;利水通淋;祛风止痛。主咽喉肿痛,白喉,热淋,石淋,牙痛,胃痛,风湿痹痛,痈肿疮毒,毒蛇咬伤。
龙骨
镇静,敛汗涩精,生肌敛疮。用于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遗尿,崩漏,带下;外用治疮疡久溃不敛。
龙骨莲
治痨伤虚损,有滋补清热之功。
龙骨风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咳平喘;清热解毒;杀虫。主风湿痹痛;肾虚腰痛;跌打损伤;小肠气痛;风火牙痛;咳嗽;哮喘;疥癣;蛔虫病;蛲虫病及预防流感
龙鳞草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 鼻瘜肉,过敏性鼻炎;用鲜草适量,配莲须、细辛、月季花,制成注射剂,息肉基底部注射或下鼻甲封闭。 并治吐血,咳血,肺炎,小儿消化不良,外伤出血。
龙齿
镇惊安神;清热除烦。主惊痫;癫狂;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身热心烦
龟版
滋阴,潜阳,补肾,健骨。治肾阴不足,骨蒸劳热,吐血,衄血,久咳,遗精,崩漏,带下,腰痛,骨痿,阴虚风动,久痢,久疟,痔疮,小儿囟门不合。 1、《本经》:主漏下赤白,破症瘕,痎疟,五痔,阴蚀,湿痹,四
龟版胶
滋阴,补血,止血。治阴虚血亏,劳热骨蒸,吐血,衄血,烦热惊悸,肾虚腰痛,脚膝痿弱,崩漏,带下。 ①《本草汇言》:主阴虚不足,发热口渴,咳咯血痰,骨蒸劳热,腰膝痿弱,筋骨疼痛,寒热久发,疟疾不已,妇人崩
龟甲
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头晕目眩,虚风内动,筋骨痿软,心虚健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