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药味分类的中药
中药按照药味分类包括五味,五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饮食调养的理论出现了,如四时五味的宜忌,过食五味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本经》不仅明确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还以五味配合四气,共同标明每种药物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效用的本草编写先例,从而为五味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经后世历代医家的补充,逐步完善了五味理论。后来在五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
【小茜草】补血活血;祛风除湿。主贫血;头晕失眠;风湿痹痛;慢性胃炎;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详情 ]
【粉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详情 ]
【胡桃油】治绦虫,疥癣,冻疮,聤耳。 ①《纲目拾遗》:补火。 ②《现代实用中药》:缓下剂,能驱绦虫;外用于皮肤病,疥癣,冻疮,腋臭等。[ 详情 ]
砒霜
劫痰;蚀疮去腐;截疟;蚀腐;杀虫。主寒痰哮喘;疟疾;休息痢;痔疮;瘰疬;走马牙疳;癣疮;痈疽恶疮
砖子苗
止咳化痰,宣肺解表。治风寒感冒,咳嗽痰多。
砗磲
《海药本草》:主安神,解诸毒药及虫螫。以玳瑁一片,车渠等同,以人乳磨服。
砗磲肉
滋阴生津;清热解毒。主虚赢内热;消渴;痿痹;泄痢;肿毒
破叶莲
祛风止痛;和血败毒。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肠炎;细菌性痢疾
破天菜
消炎,止痛,解毒,杀虫。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疮疡肿毒。
破头风
清热解毒;利湿止痒。主肝热头目疼痛;肺热咳嗽;疔疮疖肿;湿疹瘙痒
破布叶
消热解毒,消食积。治感冒,消化不良,腹胀,黄疸,蜈蚣咬伤。 ①《本草求原》:解一切蛊胀药毒,清热,消积食,黄疸。 ②《陆川本草》:收敛去腐。治小儿盗汗;溃疡,煎汤外洗。
破布木
行气止痛,化痰止咳。 心胃气痛,湿热腹泻:根0.5~1两,水煎服。 急、慢性支气管炎:果3~4钱,水煎服。
破布草
①《云南中草药》:消炎解毒,拔脓。治疮疖,骨髓炎,用鲜草捣烂敷患处。 ②《广西药植名录》:根:治肺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