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药味分类的中药
中药按照药味分类包括五味,五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饮食调养的理论出现了,如四时五味的宜忌,过食五味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本经》不仅明确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还以五味配合四气,共同标明每种药物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效用的本草编写先例,从而为五味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经后世历代医家的补充,逐步完善了五味理论。后来在五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
【小茜草】补血活血;祛风除湿。主贫血;头晕失眠;风湿痹痛;慢性胃炎;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详情 ]
【粉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详情 ]
【胡桃油】治绦虫,疥癣,冻疮,聤耳。 ①《纲目拾遗》:补火。 ②《现代实用中药》:缓下剂,能驱绦虫;外用于皮肤病,疥癣,冻疮,腋臭等。[ 详情 ]
僵蛹
退热,止咳,化痰,镇静镇惊,消肿,以及调节神经,多与脂肪代谢。治癫痫,高热惊厥,流行性腮腺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气管炎,遗尿,荨麻疹,高血清胆甾醇等。一般作为白僵蚕的代用品。
儿茶
清热化痰,敛疮止血。用于肺热咳嗽,咯血,腹泻,小儿消化不良;外用治疮疡久不收口,皮肤湿疹,口疮,扁桃体炎。
元宝草
活血,止血,解毒。治吐血,衄血,月经不调,跌扑闪挫,痈肿疮毒。 ①《本草从新》:补阴。治吐血,衄血。 ②《百草镜》:治跌扑闪腰挫疼,痈毒。 ③《简易草药》:治痧症。 ④《植物名实图考》:治乳痈。 ⑤《
光亮密网蕨
活血,止痛,接骨,消肿。主治跌打损伤,骨折。
光决明
清肝明目,通便。主感冒发热,肝热目赤,云翳障目,大便秘结
光刺兔唇花
化瘀止痛;生肌止血。主冠心病;心绞痛;溃疡病;多种出血
光刺长突球
清热止咳。主肺热咳嗽
光叶地不容
祛风行水;消肿解毒。主风湿痹痛;小肿;疮肠肿毒
光叶密花豆
舒筋活血。主跌打损伤;陈伤筋骨酸痛;月经不调
光叶山黄麻
健脾利水,化瘀生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