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药味分类的中药
中药按照药味分类包括五味,五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饮食调养的理论出现了,如四时五味的宜忌,过食五味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本经》不仅明确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还以五味配合四气,共同标明每种药物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效用的本草编写先例,从而为五味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经后世历代医家的补充,逐步完善了五味理论。后来在五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
【小茜草】补血活血;祛风除湿。主贫血;头晕失眠;风湿痹痛;慢性胃炎;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详情 ]
【粉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详情 ]
【胡桃油】治绦虫,疥癣,冻疮,聤耳。 ①《纲目拾遗》:补火。 ②《现代实用中药》:缓下剂,能驱绦虫;外用于皮肤病,疥癣,冻疮,腋臭等。[ 详情 ]
菊叶三七
散瘀止血,解毒消肿。用于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瘀血腹痛,大骨节病;外用治跌打损伤,痈疖疮疡,蛇咬伤,外伤出血。
菊架豆
清热解毒,止咳。主咽喉肿痛,感冒咳嗽,百日咳,瘰疬,痈肿,黄水疮
菊芋
清热凉血;消肿。主热病;肠热出血;跌打损伤;骨折肿痛
菊花
疏风,清热,明目,解毒。治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 ①《本经》: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利血气。 ②《别录》:疗腰痛去来陶陶,除胸中烦热,安肠胃,利五脉,调
菊花参
益肺肾,退虚热。治肺虚咳嗽,肾虚遗精、遗尿,虚劳发热不退。 ①《滇南本草》:煮鸡食补血,煮猪肉食补肾,煮羊肉食补气。单食此参,退虚烧热症。治劳伤虚热不退,血气虚弱,形体消瘦,虚劳发热,午后怯冷,夜间发
菊花叶
治疔疮,痈疽,头风,目眩。 ①《食疗本草》:作羹,主头风,目眩,泪出,去烦热,利五脏。 ②《日华子本草》:明目。生熟并可食。 ③《本草求原》:清肺,平肝胆。治五疔、疳疔毒、痈疽、恶疮。
菊花根
利小便;清热解毒。主癃闭;咽喉肿痛;痈肿疔毒
菊花脑
清热解毒。主风火赤眼;鼻炎;咽喉肿痛;支气管炎;疮疖肿痛
菊花苗
清肝,明目。治头风眩晕,目翳。 《本草求原》:清肝胆热,益肝气,明目去翳;同花浸酒(加南枣、杞子更妙)治头风眩晕欲倒。作羹、煮粥亦可。
菊苣
《新疆中草药手册》:清肝利胆。治黄疸型肝炎。以菊苣三钱水煎服,并用适量煎水洗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