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药味分类的中药
中药按照药味分类包括五味,五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饮食调养的理论出现了,如四时五味的宜忌,过食五味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本经》不仅明确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还以五味配合四气,共同标明每种药物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效用的本草编写先例,从而为五味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经后世历代医家的补充,逐步完善了五味理论。后来在五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
【小茜草】补血活血;祛风除湿。主贫血;头晕失眠;风湿痹痛;慢性胃炎;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详情 ]
【粉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详情 ]
【胡桃油】治绦虫,疥癣,冻疮,聤耳。 ①《纲目拾遗》:补火。 ②《现代实用中药》:缓下剂,能驱绦虫;外用于皮肤病,疥癣,冻疮,腋臭等。[ 详情 ]
长隔距兰
舒筋活络,祛痰止咳。 乙脑,小儿麻痹后遗症,中风瘫痪。全草3~5钱,配两面针根皮3钱,炖猪瘦肉服,或水煎服,连续服用。 肺结核,小儿疳积。全草3~5钱,水煎服。
长青草
祛风止咳,舒筋活络,调经止带。用于慢性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小腿转筋,白带,闭经,精神病烦燥不安。
闭鞘姜
利水消肿,解毒止痒。用于百日咳,肾炎水肿,尿路感染,肝硬化腹水,小便不利;外用治荨麻疹,疮疖肿毒,中耳炎。
问荆
止血;利尿;明目。主吐血;咯血;便血;崩漏;鼻衄;外伤出血;目赤翳膜;淋病
问题特
镇静安神。主神志不安;心悸;失眠;癫痫;中风不语
闹狗药
散血止痛,排脓生肌。治刀伤出血,疮毒。
闽粤千里光
清热解毒;祛风止痒。主痈肿疮疖;湿疹;疥癣;皮肤瘙痒
阔叶假参
祛风湿,通经止痛,生津止渴。主治月经不调,风湿关节痛,肩关节周围炎,跌打损伤。还可治暑热,喉炎,骨折等症。
阔叶垂头菊
清热解毒。主痈痈且毒;湿疹瘙痒;外伤感染;烧伤疼痛
阔叶石韦
利尿通淋;收敛止血。主热淋;血淋;肾炎水肿;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