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药味分类的中药
中药按照药味分类包括五味,五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饮食调养的理论出现了,如四时五味的宜忌,过食五味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本经》不仅明确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还以五味配合四气,共同标明每种药物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效用的本草编写先例,从而为五味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经后世历代医家的补充,逐步完善了五味理论。后来在五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
【小茜草】补血活血;祛风除湿。主贫血;头晕失眠;风湿痹痛;慢性胃炎;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详情 ]
【粉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详情 ]
【胡桃油】治绦虫,疥癣,冻疮,聤耳。 ①《纲目拾遗》:补火。 ②《现代实用中药》:缓下剂,能驱绦虫;外用于皮肤病,疥癣,冻疮,腋臭等。[ 详情 ]
鸭公藤
清热利湿;解毒散结。主肺热咳嗽;肺痈;湿热黄疸;热淋;痢疾;带下;淋巴结炎;痈疽疖肿
鸭公青
清热利湿,祛风活络,活血止痛。用于黄疸,肾炎水肿,痢疾,红崩,白带,风湿骨痛,痛经;外用治骨折,跌打损伤,痈肿疮毒。
鸭卵
滋阴,清肺。治膈热,咳嗽,喉痛,齿痛,泄痢。 ①《日华子本草》:治心腹胸膈热。 ②《本草备要》:能滋阴。 ③《医林纂要》:补心清肺,止热嗽,治喉痛齿痛;百沸汤冲食,清肺火,解阳明结热。 ④《本草求原》
鸭嘴癀
活血,解毒。治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痢疾,口疮,乳痈,瘰疬,跌打损伤。 ①《福建中草药》:理血行气。 ②《广西药植名录》:治红痢,口角炎,毒蛇咬伤,小儿疮疥。
鸭嘴花
祛风活血,散瘀止痛,接骨。用于骨折,扭伤,风湿关节痛,腰痛。
鸭头
《别录》:煮服,治水肿,通利小便。
鸭屎树
杀虫,下气,祛痰,消食。 瘰疬:茎枝1两,水煎服。 哮喘:配方用。 并杀寸白虫。
鸭涎
①《海上方》:治小儿痓风,头及四肢皆往后,以鸭涎滴之。又治蚯蚓吹小儿阴肿,取雄鸭涎抹之。 ②《食物本草会纂》:谷芒刺喉,饮鸭涎。
鸭皂树根
消炎,排脓。治肺结核,结核性脓痈,关节炎。 ①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消痈排脓,收敛止血。 ②《云南经济植物》:消炎,截疟。
鸭皂树皮
《中国植物图鉴》:收敛止血。煎汁可制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