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功效分类的中药
中药方中的药总称 ∶药物的气味或味道,即寒、热、温、凉四气和酸、苦、甘、辛、咸五味是五种最基本的滋味,另外,还有淡味、涩味。一般来讲,涩归附于酸,淡归附于甘,所以中药的药味习称“五味”,也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滋味。
【头顶一颗珠】镇静;止痛;活血;止血。主高血压病;神经衰弱;眩晕头痛;腰腿疼痛;月经不调;崩漏;外伤出血;跌打损伤[ 详情 ]
【柏子仁】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治惊悸,失眠,遗精,盗汗,便秘。 ①《本经》:主惊悸,安五藏,益气,除湿痹。 ②《别录》:疗恍惚,虚损吸吸,历节,腰中重痛,益血止汗。 ③《药性论》:能治腰肾中冷,膀胱中冷脓宿水,兴阳道,去头风,主小儿惊痫。 ④《日华子[ 详情 ]
【生姜】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 详情 ]
地榆
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主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带下,疮痈肿痛,湿疹,阴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
地肤子
利小便,清湿热。治小便不利,淋病,带下,疝气,风疹,疮毒,疥癣,阴部湿痒。 ①《本经》: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 ②《别录》:去皮肤中热气,散恶疮,疝瘕,强阴,使人润泽。 ③《药性论》:与阳起
地胆
攻毒,逐瘀。外用治恶疮,鼻息肉;内服治瘰疬。 ①《本经》:主寒热,鼠瘘,恶疮死肌,破症瘕,堕胎。 ②《别录》:蚀疮中恶肉、鼻中息肉,散结气石淋,去子,服一刀圭即下。 ③《药性论》:能宣出瘰疬根从小便出
地骨皮
清热,凉血。治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压,痈肿,恶疮。 ①《本经》: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 ②《别录》:主风湿,下胸胁气,客热头痛,补内伤大劳嘘吸,坚筋,强阴,利大小
壁虎
祛风,定惊,散结,解毒。治中风瘫痪,历节风痛,风痰惊痫,瘰疬,恶疮。 ①《纲目》:治中风瘫痪,手足不举,或历节风痛,及风痉惊痫,小儿疳痢,血积成痞,厉风瘰疬;疗蝎螫。 ②《四川中药志》:驱风,破血积包
夏至草
《陕西中草药》:活血,调经。治贫血性头昏,半身不遂,月经不调。
多刺绿绒蒿
活血化瘀,镇痛。治跌打损伤。
夜交藤
养心,安神,通络,祛风。治失眠,劳伤,多汗,血虚身痛,痈疽,瘰疬,风疮疥癣。 ①《纲目》:风疮疥癣作痒,煎汤洗浴。 ②《本草再新》:补中气,行经络,通血脉,治劳伤。 ③《本草正义》:治夜少安寐。 ④《
大发汗
发汗解表,除风祛湿。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感冒发热,头痛鼻塞。
大戟
泻水沈,利二便。治水肿,水臌,痰饮,瘰疬,痈疽肿毒。 ①《本经》:主十二水,腹满急痛,积聚,中风皮肤疼厢,吐逆。 ②《别录》:主颈腋痈肿,头痛,发汗,利大小肠。 ③《药性论》:下恶血癖块,腹内雷鸣,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