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脾经中药有哪些
脾经,全称足太阴脾经,归脾经的中药主治胃脘痛、腹胀、呕吐嗳气、便溏、黄疸。身体沉重无力、舌根强痛、膝股部内侧肿胀、厥冷等病证。
【刘寄奴】破血通经,敛疮消肿。治经闭症瘕,胸腹胀痛,产后血瘀,跌打损伤,金疮出血,痈毒焮肿。 ①《唐本草》:主破血,下胀。 ②《日华子本草》:治心腹痛,下气水胀、血气,通妇人经脉症结,止霍乱水泻。 ③《开宝本草》:疗金疮,止血为要药;产后余疾,下血、[ 详情 ]
【婆罗门皂荚】①《本茸拾遗》:主心膈间热风,心黄,骨蒸寒热,杀三虫。 ②《海药本草》:主热病及下痰,杀虫,通经络。子疗小儿疳气。凡用先炙令黄用。[ 详情 ]
【龙眼核】止血,定痛,理气,化湿。治创伤出血,疝气,瘰疬,疥癣,湿疮。 ①《滇南本草图说》:治瘿疾。’ ②《医学入门》:烧烟熏鼻,治流涕不止。 ③《纲目》:治狐臭,龙眼核六枚同胡椒二七枚研,遇汗出即擦之。 ④《本草再新》:治瘰疬,消肿排脓[ 详情 ]
一匹草
治咳嗽吐血,风湿痹痛。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咳嗽吐血。 ②《四川中药志》:驱风,除湿,活血,消食积。治痨病,妇女虚弱,男子肾亏。
一叶萩
祛风活血;益肾强筋。主风湿腰痛;四肢麻木;阳痿;小儿疳积;面神经麻痹;小儿麻痹症后遗症
丁癸草
清热,解毒,去瘀。治感冒,高热抽搐,腹泻,黄疸,痢疾,小儿疳积,喉痛,目赤,疔疮肿毒,乳腺炎。 ①《岭南采药录》:生肌,合诸疮口。 ②《南宁市药物志》:清凉解毒。治小儿疳积,眼痛,喉痛,泄泻,疮疡,蛇
丁癸草根
清热,解毒。治痈疽,疗疮,脚气浮肿,瘰疬。 ①《生草药性备要》:煲酒解热毒,散痈疽。治疔疮,亦治蛇伤。 ②《本草求原》:治牙痛。 ③《岭南采药录》:治瘰疬。
七星剑
治狂犬、毒蛇咬伤,皮肤湿疹,疮毒。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癫狗、毒蛇、恶物咬伤,理跌打,敷大疮。 ②《本草求原》:治阴疽。
三升米
治妇女五心烦热,四肢乏力,或月经不调,经来腹痛:三升米一两,加金腰带(豆科小槐花)根、白马骨(茜草科六月雪)根、铁菱角(蓼科金线草)、寒扭(蔷薇科高梁泡)根各五至六钱。水煎,冲黄酒,每日早晚饭前各服一
三台红花
接骨,止痛,截疟。治骨折,跌打损伤,风湿疼痛,疟疾。 ①《广西药植名录》:驳骨,杀虫,健胃,清心火,壮筋骨。治疟疾,痢疾,头痛,眼炎,跌打。 ②《贵州草药》:健脾利湿,补虚益损。治虚弱浮肿,劳伤。 ③
三棱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治症瘕积聚,气血凝滞,心腹疼痛,胁下胀疼,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疮肿坚硬。 ①《日华子本草》:治妇人血脉不调,心腹痛,落胎,消恶血,补劳,通月经,治气胀,消扑损瘀血,产
三消草
清热.凉血。治癫病。
三白草根
利水除湿,清热解毒。治脚气胫肿,淋浊,带下,痈肿,疥癣。 ①《纲目》:疗脚气,风毒胫肿,捣酒服。又煎汤洗癣疥。 ②《生草药性备要》:治淋浊,利小便,清热毒。拔腐肉骨,与陈梅同敷。 ③《分类草药性》: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