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一药 > 中药大全 > 正文

密蒙花

[Mì Ménɡ Huā]

密蒙花别名:小锦花、蒙花、黄饭花、疙瘩皮树花。 密蒙花的功效与作用:祛风,凉血,润肝,明目。治目赤肿痛,多泪羞明,青盲翳障,风弦烂眼。清肝明目:本品为眼科专用药,用于血虚肝热之眼病,常配枸杞子、菟丝子。治肝经实热之眼病则常配青葙子、菊花等。①《开宝本草》:主青盲肤翳,赤涩多眵泪,消目中赤脉,小儿麸豆及疳气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密蒙花图片

密蒙花英文

FLOS BUDDLEJAE

密蒙花来源

为马钱科植物密蒙花的干燥花或花蕾。2~3月间花未开放时采摘簇生的花蕾,除净枝梗等杂质,晒干。

密蒙花产地分布

生于山坡、丘陵、河边、村边的灌木丛或草丛中。分布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安徽、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主产于湖北、四川、陕西、河南。此外,云南、广西、湖南等地亦产。

密蒙花功效与作用

祛风,凉血,润肝,明目。治目赤肿痛,多泪羞明,青盲翳障,风弦烂眼。

清肝明目:本品为眼科专用药,用于血虚肝热之眼病,常配枸杞子、菟丝子。治肝经实热之眼病则常配青葙子、菊花等。

①《开宝本草》:主青盲肤翳,赤涩多眵泪,消目中赤脉,小儿麸豆及疳气攻眼。

②刘完素:治羞明怕日。

③王好古:润肝燥。

密蒙花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密蒙花性味

甘,凉。

密蒙花归经

王好古:入肝经。

密蒙花药物形态

密蒙花,又名:羊耳朵(《滇南本草》),虫见死草、羊春条、绵糊条子、黄花醉鱼草、绵条子。

落叶灌木,高1~3米。小枝灰褐色,略呈四棱形,密被灰白色绒毛。叶对生,狭椭圆形至线状披针形,长5~15厘米,宽约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有小锯齿,表面被细星状毛,叶脉凹陷,下面密被灰白色至黄色星状茸毛,叶脉隆起;叶柄长6~10毫米,被灰白色茸毛;托叶在两叶柄基部萎缩成一横线.圆锥花序顶生,长5~12厘米,密被灰白色柔毛,苞片披针形,被绒毛;花萼钟形,先端4裂;花冠筒状,长约1.5厘米,先端4裂,筒部紫堇色,口部橘黄色,内外均被柔毛;雄蕊4,着生于花冠管中部;子房上位,2室,先端被茸毛,花柱短,柱头不裂。蒴果长2~6毫米,2瓣裂,基部具宿存的花萼和花瓣。种子多数,细小,多扁平。花期2~3月。果期7~8月。

密蒙花化学成分

花穗含醉鱼草甙、刺槐素等多种黄酮类。

密蒙花性状鉴别

为多数小花蕾簇生的花序。形状、大小不一,表面灰黄色或淡褐色,密被毛茸。单个花蕾呈短棒状,上粗下细,长3~6毫米,顶端圆而略膨大,花萼钟状,4裂,花冠筒状,裂瓣暗紫色,毛茸极稀疏。全体柔软而易碎,断面中央黑色。气微香,味甘而微苦辛。以花蕾密聚、色灰黄、有茸毛、质柔软者为佳。

密蒙花鉴别方法

本品花萼及花冠表面观:下表面密被非腺毛,通常为4 细胞,基部2 细胞单列;上部2 细胞并列,每细胞又分2 叉,每分叉长250~500μm ,壁甚厚,胞腔线形。花冠上表面有少数非腺毛,单细胞,长200~600μm ,壁具多数剌状突起。花粉粒球形,直径13~20μm,表面光滑,有3 个萌发孔。

密蒙花炮制方法

拣去杂质,筛净灰土。

密蒙花贮藏方法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密蒙花相关论述

①《本草经疏》:"密蒙花,观《本经》所主,无非肝虚有热所致,盖肝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能视,肝血虚,则为青盲肤翳,肝热甚,则为赤肿,眵泪赤脉,及小儿豆疮余毒,疳气攻眼。此药甘以补血,寒以除热,肝血足而诸证无不愈矣。"

②《本草求真》:"密蒙花,味薄于气,佐以养血之药,更有力焉。"

密蒙花备注

湖北、四川、广西等地尚以瑞香科植物结香的花蕾作密蒙花。商品习称"新蒙花"或"蒙花珠",四川草药名"梦花",参见"梦花"条。

密蒙花出处

《开宝本草》

密蒙花药方

①治风气攻注,两眼昏暗,眵泪羞明,睑生风粟,隐涩难开,或痒或痛,渐生翳膜,视物不明,及久患偏头痛,牵引两眼,渐觉细小,昏涩隐痛,并暴赤肿痛,并皆疗之:密蒙花(净)、石决明(用盐同东流水煮一伏时漉出研粉)、木贼、杜蒺藜(炒去尖)、羌活(去芦)、菊花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一钱,腊茶清调下,食后,日二服。(《局方》密蒙花散)

②治眼障翳:密蒙花、黄柏根(洗锉)各一两。上二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食后。临卧熟水下,或煎饧汤下。(《圣济总录》密蒙花丸)

③治眼羞明,肝胆虚损,瞳人不清:密蒙花、羌活、菊花、蔓荆子、青葙子、木贼、石决明、蒺藜、枸杞子。上各等分,为末,每服三钱,食后清茶送下。(《银海精微》密蒙花散)

密蒙花治疗疾病

相关中药材

猩猩花

猩猩花

活血散瘀;止痛。主跌打肿痛;腹痛

  • 发布于 2022-02-13 05:18:48
饱饭花果

饱饭花果

强筋骨;益气力。主筋骨酸软;四肢无力

  • 发布于 2022-02-25 07:56:44
短瓣花

短瓣花

清热解毒,舒筋活络。 根:用于白喉,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病后虚弱。 茎、叶:外用治手足痉挛,骨折。

  • 发布于 2022-02-18 09:42:25

伞花马钱

祛风湿。主治风湿寒痹,寒湿肾水肿。

  • 发布于 2022-02-06 04:24:25
荷青花

荷青花

《陕西中草药》:祛风湿,舒筋活络,散瘀消肿,止痛止血。治风湿性关节炎,劳伤,跌打损伤。

  • 发布于 2022-02-19 16:57:42
一枝黄花

一枝黄花

疏风清热,消肿解毒。治感冒头痛,咽喉肿痛,黄疸。百日咳,小儿惊风,跌打损伤,痈肿发背,鹅掌风。 ①《植物名实图考》:洗肿毒。 ②《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治蛇伤,痧气,疮肿。 ③《湖南药物志》:疏风

  • 发布于 2022-02-03 12:07:46
吊灯花

吊灯花

治肿毒,骨折。 ①《贵州草药》:清热解毒。治无名肿毒,骨折。 ②《贵州药植目录》:滋补,治虚弱。

  • 发布于 2022-02-14 06:11:17
酒瓶花

酒瓶花

清热,利尿。治小儿惊风,肾炎。

  • 发布于 2022-02-06 04:11:50

相同药味中药

光叶密花豆

光叶密花豆

舒筋活血。主跌打损伤;陈伤筋骨酸痛;月经不调

  • 发布于 2022-01-14 04:44:46
合欢花

合欢花

舒郁,理气,安神,活络。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风火眼疾,视物不清,咽痛,痈肿,跌打损伤疼痛。 ①《本草便读》:能养血。 ②《分类草药性》:能清心明目。 ③《四川中药志》:能合心志,开胃理气,消风明目

  • 发布于 2022-01-17 15:42:17
岩泽兰

岩泽兰

活血调经,治跌打损伤。

  • 发布于 2022-01-21 17:11:17
油桐

油桐

根:消积驱虫,祛风利湿。用于蛔虫病,食积腹胀,风湿筋骨痛,湿气水肿。 叶:解毒,杀虫。外用治疮疡,癣疥。 花:清热解毒,生肌。外用治烧烫伤。

  • 发布于 2022-02-12 18:43:29
竹沥

竹沥

清热降火;滑痰利窍。主中风痰迷;肺热痰壅;惊风;癫痫;热病痰多;壮热烦渴;子烦;破伤风

  • 发布于 2022-02-16 11:27:44
红叶藤

红叶藤

活血通经,止血止痛。 主治闭经:根3~5钱,水煎服。 跌打损伤肿痛,外伤出血:鲜叶捣烂外敷。

  • 发布于 2022-02-17 16:06:46

最新发布中医中药网站

点赞最多

朱良春-国医大师

朱良春,男,生于1917年8月,江苏镇江市人。经验颇丰,名驰南北,蜚声海外。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

倪海厦个人介绍

倪海厦个人资料及简介倪海厦院长1954年生于台北,祖籍浙江瑞安,毕业于东吴大学政治系。曾任美国汉唐中医学院院长与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指导教授。倪海厦医师毕生致力于传承与发扬中医经方,运用网页诊疗日志与文

张学文-首届国医大师

张学文,男,生于1935年10月,陕西汉中人,汉族。出生于中医世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届国医大师、中医急症高手。陕西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务院

林巧稚简介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福建厦门人,医学家。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林巧稚

熊继柏-国医大师

熊继柏, 男,1942年出生,湖南石门县人。国医大师,国家级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聘中医学术顾问。中医临床

石学敏-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

石学敏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取得显著疗效,相关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创建的针灸科床位600张,日均门诊量2000余人次,治疗病种100余种。在全国建48个临床分中心,培养师承人员30余

路志正国医大师

路志正毕生从事风湿病、心肺疾病、中医疑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另擅长脾胃病、代谢性疾病、风湿病、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疾病、心身疾病、眩晕、不寐、萎缩性胃炎、干燥症、白塞氏病、胸痹、痛风、糖尿病等诊治。路志

王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教授个人资料

王琦中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院长。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第二届国医大师。王琦个人资料王琦, 是江苏

陈彤云国医大师

    她应用脏腑辨证理论治疗损美性皮肤病,辨证与辨病结合,倡导中西医结合,继承和创新,改进剂型。完善痤疮病多以“热邪致病”的理论体系;提出黄褐斑“斑皆瘀也,有斑必有瘀,久病必瘀,

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

裘法祖(1914年12月6日—2008年6月14日),浙江杭州人。著名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科院院士,中国现代普通外科的主要开拓者、肝胆外科和器官移植外科的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