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一药 > 饮食养生 > 正文

警惕年夜饭的八个"误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夜饭的档次也一年比一年高了。现在,越来越多人喜欢将年夜饭的地点选在了饭馆酒店。一来可以享受到美味各异的饮食,二来省去家人劳顿之苦。

虽说各商家都推出了精心搭配的套餐,但从营养来说,大多不尽如人意。因此,学会一些点菜的小技巧,避开“陷阱”,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误区一:餐前先喝甜饮料

不知何时开始,各种甜饮料成了客人落座之后必不可少的选择。特别是儿童,不能饮酒,家长便会纵容他们喝可乐雪碧等饮料。然而,碳酸饮料不仅营养价值极低,还会妨碍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相比之下,纯果汁、菜汁和鲜豆浆是不错的选择,纯酸奶则对饮酒者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一些餐馆自制水果汁、汁、汁等,口味新鲜,风格时尚,非常值得品尝。

误区二:凉菜鱼肉唱主角

宴饮之时,难免会点几个冷菜开胃。冷菜油脂较少,有荤有素,如果多点一些清爽素食,本来可以平衡主菜油脂过多和蛋白质过剩的问题。然而,多数食客习惯性地点酱等鱼肉类冷菜,使冷菜失去了调剂营养平衡的作用,加剧了蛋白质过剩。

比较好的选择是以生拌蔬菜、蘸酱蔬菜,加上含淀粉食品(如面、粉等)、类食品(如藕片、等)和水果沙拉等素食为主,配上一两个少油脂的鱼肉类和豆制品。用这些清爽的食物开胃,可以保证一餐中的膳食纤维和钾、镁元素的摄入,还能避免蛋白质作为能量被大半浪费。

误区三:烹调油多调味重

许多北方居民喜欢味道浓重的菜肴,认为这样才是过瘾。然而,菜肴中总要有咸有淡,有酸有辣,才不至于令味蕾过分疲惫。此外,浓味烹调往往会遮盖食物原料的不新鲜气味和较为低劣的质感,因此餐馆往往会热情地鼓励食客点这类菜肴。

在点菜的时候,应适当点一些调味较为清爽的菜肴,如清蒸、白灼、清炖做法的。有两三个浓味菜肴过瘾即可,再配一两个酸辣或酸鲜菜,用来提神醒胃。这样,有突出、有呼应、有回味,口味丰富,也不至于过分油腻。

误区四:海鲜满桌不嫌多

一些食客特别喜欢河鲜海鲜类产品,总觉得只有吃这些才显得宴席足够高档。其实,水产品尽管营养丰富,口味鲜美,却也是污染的“重灾区”。水产品的特性就是富集重金属,如果一桌当中海鲜和菜肴比例过高,总摄入量必然较大,污染物质更有超标风险。这不仅会加重身体的负担,严重时甚至可能发生中毒。

建议每餐的水产品控制在1―3个菜的水平,食用量也要适当控制,每餐不超过200克为好。

误区五:蔬菜菌藻不见面

宴饮的一大危害就是动物性食品和植物性食品严重不平衡。由于一餐中摄入大量蛋白质无法充分被人体利用,大量蛋白质会分解作为能量使用,同时产生含氮废物,加重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并妨碍酸碱平衡。

在节日期间,应当选择那些平日食用较少的高档素食,如菌类、高档新兴蔬菜、保健坚果,以及藻类、薯类等具有健康价值的蔬菜。这些素食既能促进健康,还能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同时,它们也会凸现食客的健康素质和时尚品味。

误区六:餐后喝碗咸味汤

都说“餐前喝汤越喝越靓”,北方宴席却很少见到开胃汤水,倒是餐间和餐后会送上有油有盐的汤。实际上,丰盛的宴席后并不适合饮用大量浓汤。这是因为,大量菜肴已经提供了极多的盐分和油脂,令身体不堪重负;如果再喝汤,必然会增加盐分和热量,对健康无益。

餐前喝点汤,数量不至于过多,还能减少食量,对于减肥者有一定好处。餐后或餐间更适合饮用杂粮豆类制成的粥,或者索性用清口。

误区七:只吃菜肴不吃粮

眼下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宴席上只吃菜、不吃饭,直到酒足菜饱之后,才想起来是不是要上主食的问题。然而,空腹食用大量富含蛋白质而缺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不仅于消化无益,其中的蛋白质还会被浪费,并产生废物。

从营养和健康角度来说,如果不喝酒,餐前不妨上一小碗米饭,或者一小碗粥。这样既能减少蛋白质的浪费,还能减轻油腻食物伤胃的问题。在冷菜中引入一些含淀粉的原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些问题。

误区之八:酥香小点代主食

目前,大部分餐馆酒楼都推出了各种花色主食,替代米饭和面条,推荐给客人,显得丰富而时髦。这些花色主食主要是各种酥香小点、炒饭、抛饼、油炸点心等,其中油脂含量大大高于米饭面条,特别是酥点类和抛饼类,油脂高达30%以上,甚至还有较高比例的饱和脂肪。如果使用了植物奶油和起,还会带来对心脏健康极为不利的“反式脂肪酸”。用它们来替代传统主食,显然很不明智。

美食之后,最好能喝些清淡粥食,既养胃,又能改善营养平衡。如果加入各种粗粮、薯类、豆类,以及一些保健食材,则更能表现出食客对健康品质的重视。

相关推荐

夏食鲥鱼正当时

夏食鲥鱼正当时

夏日是吃最好的季节,因为夏日最补虚。明代何景明《鲥鱼》诗云:“五月鲥鱼已至燕,卢橘未能先。赐鲜遍及中第,荐熟应开寝庙筵。白日风尘驰驿骑,炎天冰雪护江船。银鳞细骨堪怜汝,玉箸金盘敢望传。”写的是,美味的鲥鱼,贡入京城夏天要用冰雪冷冻运送,在讽刺皇家劳民伤财骄奢无度的同时,也突出了鲥鱼的珍贵。鲥鱼别名三

  • 发布于 2022-02-13 18:24:59

正确吃枣 功效倍增

性味甘平,可以补中益气、养血生津,最宜常吃。不过,枣的吃法不一样,功效也不一样,下面就给大家推荐8种让功效翻倍的吃法。红枣泡茶 补气护嗓红枣炒黑后泡茶喝,可以治疗胃寒、,如果放入桂圆,就是补血补气茶了,适合教师、营业员等使用嗓子频率较高的人。红枣熬汤 止咳润肺唐代盂诜著的《必效方》中记载了将红枣、和

  • 发布于 2022-02-13 18:25:32
冬瓜鱼饺

冬瓜鱼饺

中医药评价有利水,消痰,清热,。治,胀满、、、痰吼、、暑热烦闷、消渴、泻痢、肿、漏、并解鱼毒、酒毒功用。主料:500克。配料:肉200克。调料:葱,姜,盐,料酒,淀粉,高汤。制作:冬瓜去皮切长3,宽6公分的片,开水氽过,鱼肉剁茸加盐,料酒调味成馅,2片冬瓜中间包夹馅芯,放盘中,入笼蒸熟,锅放底油,入

  • 发布于 2022-02-13 18:16:30
时令苋菜清热排毒

时令苋菜清热排毒

是苋科属植物,一年生草本,叶营养丰富,其铁、钙的含量比高,为鲜蔬菜中的佼佼者。常食苋菜可减肥轻身,促进排毒,防止。夏日一到,时令蔬菜苋菜便粉墨登场了。苋菜是苋科属植物,一年生草本。孙思邈《千金食治》、忽思慧《食疗方》、陶谷《清异录》、姚子成《食物本草》、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等古代典籍中都有关于“苋

  • 发布于 2022-02-13 18:24:05

暖淡畅调养类风湿性关节炎

是一种慢性免疫性疾病,因为机体有不适当的免疫复合物,破坏关节滑膜,出现关节炎,影响关节活动。通常最容易发生在手指、腕、肘、肩、足、膝、下颌等关节,往往出现手关节红肿疼痛、僵硬,逐渐向其他关节发展,晚期关节破坏,出现变形,。部分人也会出现、、、等关节外症状。类风湿的患病原因可能与着凉、环境阴冷潮湿、心

  • 发布于 2022-02-13 18:23:34

中药大全

最新发布中医中药网站

点赞最多

朱良春-国医大师

朱良春,男,生于1917年8月,江苏镇江市人。经验颇丰,名驰南北,蜚声海外。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

倪海厦个人介绍

倪海厦个人资料及简介倪海厦院长1954年生于台北,祖籍浙江瑞安,毕业于东吴大学政治系。曾任美国汉唐中医学院院长与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指导教授。倪海厦医师毕生致力于传承与发扬中医经方,运用网页诊疗日志与文

张学文-首届国医大师

张学文,男,生于1935年10月,陕西汉中人,汉族。出生于中医世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届国医大师、中医急症高手。陕西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务院

林巧稚简介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福建厦门人,医学家。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林巧稚

熊继柏-国医大师

熊继柏, 男,1942年出生,湖南石门县人。国医大师,国家级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聘中医学术顾问。中医临床

郭生白生化汤配方

郭生白出身于中医名医世家,是第四代传人,从事中医临床60余年,通读中医经典著作,极为重视中医辨证论治,功底深厚,医术精湛,临床疗效卓著,颇得世人赞誉。郭老博采众家之长,勤求古训,潜心研究,结合多年临床

石学敏-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

石学敏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取得显著疗效,相关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创建的针灸科床位600张,日均门诊量2000余人次,治疗病种100余种。在全国建48个临床分中心,培养师承人员30余

王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教授个人资料

王琦中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院长。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第二届国医大师。王琦个人资料王琦, 是江苏

路志正国医大师

路志正毕生从事风湿病、心肺疾病、中医疑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另擅长脾胃病、代谢性疾病、风湿病、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疾病、心身疾病、眩晕、不寐、萎缩性胃炎、干燥症、白塞氏病、胸痹、痛风、糖尿病等诊治。路志

陈彤云国医大师

    她应用脏腑辨证理论治疗损美性皮肤病,辨证与辨病结合,倡导中西医结合,继承和创新,改进剂型。完善痤疮病多以“热邪致病”的理论体系;提出黄褐斑“斑皆瘀也,有斑必有瘀,久病必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