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一药 > 苦味中药
苦味中药
苦味药主要分布在涌吐药、泻下药、理气药、清热药、活血药和祛风湿药中。能泄、能燥、能坚,具有清热、祛湿、降逆、泻下等功效。泄即通泄、降泄和清泄;燥即燥湿,又分为苦寒燥湿和苦温燥湿二类;坚阴,一是泻火存阴,二是指坚厚肠胃。因苦能燥,易伤阴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现代研究表明其功效与抗菌、抗炎、杀虫、平喘止咳、致泻、止吐等作用有关。
【大乌泡】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凉血,止血,接骨。治痢疾,腹泻,风湿痹痛,咳血,妇女倒经,骨折。[ 详情 ]
【小石仙桃】清热凉血;滋阴润肺;解毒。主高热;头晕;头痛;肺热咳嗽;咳血;急性胃肠炎;慢性骨髓炎;跌打损伤[ 详情 ]
【蜈蚣藤】祛风解毒。治疮毒,梅毒。[ 详情 ]
梨叶
治食菌中毒,小儿疝气。 ①《唐本草》:主霍乱吐利不止,煮汁服之。 ②《日用本草》:捣汁服,解中菌毒。 ③《滇南本草》:敷疮。 ④姚可成《食物本草》:捣汁服,治小儿疝。
梨木皮
《纲目》:解伤寒时气。
梨果仙人掌
清肺止咳;凉血解毒。主肺热咳嗽;肺痨咯血;痢疾;痔血;乳痈;痄腮;痈疮肿毒;烫火伤;秃疮疥癣;蛇虫咬伤
棉花杜仲
祛风除湿,壮腰止痛,固精。主治痨伤腰痛,肾虚腰痛,慢性肾炎,接骨。
棉花藤
消食止痢;利尿消肿;通经下乳。主食滞腹胀;泄泻痢疾;湿热淋证;水肿;妇女闭经及乳汁不通
棒棒木
止咳,祛痰。治慢性支气管炎。
棕叶七
活血止痛。主跌打损伤;腰痛
棕板
收涩止血。
棕树心
《贵州民间方药集》:为强壮剂。治心悸,头昏。
棕树根
止血,祛湿,消肿解毒。治吐血,便血,血淋,血崩,带下,痢疾,关节痛,水肿,瘰疬,流注,跌打损伤。 ①《滇南本草》:治妇人血崩不止,又治大肠下血,男子五淋便浊。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通经,祛湿。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