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味中药
苦味药主要分布在涌吐药、泻下药、理气药、清热药、活血药和祛风湿药中。能泄、能燥、能坚,具有清热、祛湿、降逆、泻下等功效。泄即通泄、降泄和清泄;燥即燥湿,又分为苦寒燥湿和苦温燥湿二类;坚阴,一是泻火存阴,二是指坚厚肠胃。因苦能燥,易伤阴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现代研究表明其功效与抗菌、抗炎、杀虫、平喘止咳、致泻、止吐等作用有关。
【大乌泡】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凉血,止血,接骨。治痢疾,腹泻,风湿痹痛,咳血,妇女倒经,骨折。[ 详情 ]
【小石仙桃】清热凉血;滋阴润肺;解毒。主高热;头晕;头痛;肺热咳嗽;咳血;急性胃肠炎;慢性骨髓炎;跌打损伤[ 详情 ]
【蜈蚣藤】祛风解毒。治疮毒,梅毒。[ 详情 ]
桐叶
治痈疽,疔疮,创伤出血。 ①《本经》:主恶蚀疮着阴。 ②《纲目》:消肿毒,生发。
桐叶千金藤
清热解毒;祛风湿;止痛。主痈疖疮毒;咽喉肿痛;痄腮;风湿痹痛;痢疾;头痛;胃痛;劳伤疼痛
桐子花
《重庆草药》:泡油涂鬎疬,热毒疮,天泡疮。
桐根
①《重庆草药》:除风湿,清肠胃热毒,用于风湿脚痛,肠风下血,痔疮。 ②《河南中草药手册》:消肿毒,祛风湿。
桑叶汁
治痈疖,瘿瘤,外伤出血,蜈蚣咬伤。 ①《别录》:解蜈蚣毒。 ②《本草拾遗》:研取白汁,合金疮,又主小儿吻疮。 ③《纲目拾遗》:天丝入眼,以此点之。
桑枝
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脚气浮肿,肌体风痒。 ①《本草图经》:疗遍体风痒干燥,脚气风气,四肢拘挛,上气,眼晕,肺气嗽,消食;利小便,兼疗口干。 ②《本草蒙筌》:利喘嗽逆气,消焮肿
桑根
治惊痫,筋骨痛,高血压,目赤,鹅口疮。 ①《日华子本草》:研汁,治小儿天吊,惊痫客忤;敷鹅口疮。 ②《岭南采药录》:去骨节风痰。 ③《南京民间药草》:治筋骨痛,高血压。
桑瘿
《百草镜》:去风痹诸湿。浸酒用,治胃痛。
桑皮汁
治小儿口疮,外伤出血。 ①《本草图经》:主小儿口疮,敷之。涂金刃所伤燥痛,更剥白皮裹之,令汁得入疮中。冬月用根皮。 ②《本草蒙筌》:点唇裂。釜中煎如糖赤,推老痰宿血。 ③《纲目》:涂蛇、蜈蚣、蜘蛛伤。
桑黄
治血崩,血淋,脱肛泻血,带下,经闭。 《药性论》:治女子崩中带下,月闭血凝,产后血凝,男子痃癖,兼疗伏血、下赤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