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药味分类的中药
中药按照药味分类包括五味,五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饮食调养的理论出现了,如四时五味的宜忌,过食五味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本经》不仅明确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还以五味配合四气,共同标明每种药物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效用的本草编写先例,从而为五味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经后世历代医家的补充,逐步完善了五味理论。后来在五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
【小茜草】补血活血;祛风除湿。主贫血;头晕失眠;风湿痹痛;慢性胃炎;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详情 ]
【粉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详情 ]
【胡桃油】治绦虫,疥癣,冻疮,聤耳。 ①《纲目拾遗》:补火。 ②《现代实用中药》:缓下剂,能驱绦虫;外用于皮肤病,疥癣,冻疮,腋臭等。[ 详情 ]
绿衣枳壳
行气宽中,消食,化痰。用于胸腹痞满胀痛、食积不化、痰饮、胃下垂。
绿豆
清热解毒,消暑,利水。治暑热烦渴,水肿,泻利,丹毒,痈肿,解热药毒。 ①孙思邈:治寒热、热中,止泄痢、卒澼,利小便胀满。 ②孟诜:研煮汁饮,治消渴,又去浮风,益气力,润皮肉。 ③《日华子本草》:益气,
绿豆升麻
驱风解表,清热镇咳。
绿豆叶
治吐泻,斑疹,疔疮,疥癣。 ①《开宝本草》:霍乱吐下,绞汁和醋少许,温服。 ②《本草汇言》:治疔毒、癍疹,金、石、丹、火诸毒及霍乱吐下,并绞汁,和温汤饮之。
绿豆皮
①《纲目》:解热毒,退目翳。 ②《随息居饮食谱》:清风热,去目翳,化斑疹,消肿胀。
绿豆粉
清热解毒。治痈疽疮肿初起,烫伤,跌扑伤;并解热药及酒食诸毒。 ①《日用本草》:解诸热,益气,解酒食诸毒。治发背、痈疽、疮肿及汤火伤灼。 ②汪颖《食物本草》:解菰菌砒毒。 ③《纲目》:新水调服,治霍乱转
绿豆花
解酒毒。
绿豆芽
《纲目》:解酒毒、热毒,利三焦。
绿豆衣
解热毒,退目翳。
缅枣
消炎,生肌。治烧伤、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