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药味分类的中药
中药按照药味分类包括五味,五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饮食调养的理论出现了,如四时五味的宜忌,过食五味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本经》不仅明确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还以五味配合四气,共同标明每种药物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效用的本草编写先例,从而为五味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经后世历代医家的补充,逐步完善了五味理论。后来在五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
【小茜草】补血活血;祛风除湿。主贫血;头晕失眠;风湿痹痛;慢性胃炎;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详情 ]
【粉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详情 ]
【胡桃油】治绦虫,疥癣,冻疮,聤耳。 ①《纲目拾遗》:补火。 ②《现代实用中药》:缓下剂,能驱绦虫;外用于皮肤病,疥癣,冻疮,腋臭等。[ 详情 ]
豹皮樟
温中止痛;理气行水。主胃脘胀痛;水肿
豹皮菇
补气血;益心肝。主气血不足;心脾两虚;疲乏无力;失眠心悸
豹肉
①《别录》:主安五脏,补绝伤,益气。 ②《千金·食治》:宜肾。 ③《食疗本草》:补益人,食之令人强筋骨,能耐寒暑。
豹骨
追风定痛,强壮筋骨。治筋骨疼痛,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麻木,腰膝酸楚。 ①孟诜:豹头骨,烧灰淋汁,去头风白屑。 ②《医林纂要》:功用略同虎骨。 ③《药材学》:定痛镇惊,健骨强筋。 ④《四川中药志》:追风
豺皮
①《唐本草》:主冷痹脚气,熟之以缠病上,瘥止。 ②孟诜:主诸疳痢,腹中诸疮,煮汁饮之,或烧灰和酒服之;其灰敷匿齿疮。
豺皮樟
行气活血止痛;祛风湿。主胃痛;腹痛;痢疾;腹泻;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豺肉
《医林纂要》:补虚劳,攻坚积,长气力,消骨鲠。
貂尾
《养素园传信方》:冻疮,烧存性为末,掺烂处。未破者,香油和搽。
貉肉
①《本草图经》:主元藏虚劣及女子虚惫。 ②《医林纂要》:杀虫治疳。
貒肉
补脾胃,利水道。治虚劳羸瘦,水胀,久痢小儿疳积。 ①《唐本草》:主久水胀不瘥垂死者,作羹臛食之,下水。 ②孟诜:主患赤白痢多时不瘥者,可煮肉经宿露中,明日空腹和酱食之。又瘦人可和五味煮食,令人长脂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