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药味分类的中药
中药按照药味分类包括五味,五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饮食调养的理论出现了,如四时五味的宜忌,过食五味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本经》不仅明确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还以五味配合四气,共同标明每种药物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效用的本草编写先例,从而为五味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经后世历代医家的补充,逐步完善了五味理论。后来在五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
【小茜草】补血活血;祛风除湿。主贫血;头晕失眠;风湿痹痛;慢性胃炎;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详情 ]
【粉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详情 ]
【胡桃油】治绦虫,疥癣,冻疮,聤耳。 ①《纲目拾遗》:补火。 ②《现代实用中药》:缓下剂,能驱绦虫;外用于皮肤病,疥癣,冻疮,腋臭等。[ 详情 ]
雀翘
①《别录》:(果实)主益气,明目。 ②《陕西中草药》:全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痒。治肠炎,痢疾,蛇、狗咬伤,疮疖肿毒,瘰疬,带状疱疹,湿疹,皮炎,皮肤瘙痒症,痔疮。
雀脑
治聤耳,冻疮。 ①《别录》:主耳聋。 ②孟诜:涂冻疮。 ③《滇南本草》:兴阳泄精。
雀舌草
祛风散寒,续筋接骨,活血止痛,解毒。主治伤风感冒,风湿骨痛,疮疡肿毒,跌打损伤,骨折,蛇咬伤。
雀舌豆
舒筋活络,止痛。治坐骨神经痛,筋骨疼痛。
雀麦米
①《纲目》:滑肠。 ②《本经逢原》:益肝和脾。
雁来红
治痢疾,吐血,血崩,目翳。 ①《国药的药理学》:治阿米巴赤痢。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退热。治吐血,血崩。
雁肉
祛风,壮筋骨。治顽麻风痹。 ①《千金·食治》:长发鬓须眉,益气,耐暑。 ②《日华子本草》:治风麻痹。助气,壮筋骨。 ③《纲目》:和脏腑。 ④《医林纂要》:益阳气,暖水脏。余功同家鹅。 ⑤《本
雁肪
活血法风,清热解毒。治中风偏枯,手足拘挛;心胸结热,痞塞呕逆;疮痈、发脱不长。 ①《本经》:主风挛拘急偏枯,气不通利。 ②《别录》:长毛发须眉。 ③崔禹锡《食经》:主风热烦心,驻面色,理腰脚痿弱。 ④
雄鸡口涎
治蜈蚣咬伤。
雄黄
燥湿;祛痰;杀虫;解毒。主痈疽疔疮;走马牙疳;喉风喉痹;疥癣;缠腰火丹;湿毒疮;痔疮;蛇虫咬伤;虫积;惊痫;疟疾;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