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药味分类的中药
中药按照药味分类包括五味,五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饮食调养的理论出现了,如四时五味的宜忌,过食五味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本经》不仅明确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还以五味配合四气,共同标明每种药物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效用的本草编写先例,从而为五味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经后世历代医家的补充,逐步完善了五味理论。后来在五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
【小茜草】补血活血;祛风除湿。主贫血;头晕失眠;风湿痹痛;慢性胃炎;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详情 ]
【粉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详情 ]
【胡桃油】治绦虫,疥癣,冻疮,聤耳。 ①《纲目拾遗》:补火。 ②《现代实用中药》:缓下剂,能驱绦虫;外用于皮肤病,疥癣,冻疮,腋臭等。[ 详情 ]
香薷
发汗解暑,行水散湿,温胃调中。治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 ①《别录》: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 ②孟诜:去热风,卒转筋,可煮汁顿服。又干末止鼻衄,以水服之。
香血藤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性关节炎
香豆蔻
散寒行气,健胃消食。主脘腹胀痛;食积不化;肺寒咳嗽
香阿魏
健胃消积;散寒止痛。主食积;消化不良;脘胁冷痛;风湿关节痛
香附
理气解郁,止痛调经。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1)理气解郁: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配柴胡、青皮治胸胁痛。配高良姜(名良附丸)治胃寒痛。 (2)调经止
香青
解表祛风,消炎止痛,镇咳平喘。 感冒头痛,咳嗽慢性气管炎:全草3钱,水煎服。 急性胃肠炎,痢疾:鲜叶适量,捣烂取汁,开水冲服,或用全草3钱水煎服,但不宜久煎。
香青兰
清肺解表,凉肝止血。用于感冒,头痛,喉痛,气管炎哮喘,黄疸,吐血,衄血,痢疾,心脏病,神经衰弱,狂犬咬伤。
香面叶
止血生肌,理气止痛。主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胸痛,咳嗽。
香鼬
解毒。主肉食中毒;药物中毒;唇疮
马乳
补血润燥,清热止渴。治血虚烦热,虚劳骨蒸,消渴,牙疳。 ①《别录》:止渴。 ②《唐本草》:止渴疗热。 ③《随息居饮食谱》:功同牛乳而性凉不腻。补血润燥之外,善清胆、胃之热,疗咽喉口齿诸病,利头目,止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