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药味分类的中药
中药按照药味分类包括五味,五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饮食调养的理论出现了,如四时五味的宜忌,过食五味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本经》不仅明确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还以五味配合四气,共同标明每种药物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效用的本草编写先例,从而为五味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经后世历代医家的补充,逐步完善了五味理论。后来在五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
【小茜草】补血活血;祛风除湿。主贫血;头晕失眠;风湿痹痛;慢性胃炎;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详情 ]
【粉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详情 ]
【胡桃油】治绦虫,疥癣,冻疮,聤耳。 ①《纲目拾遗》:补火。 ②《现代实用中药》:缓下剂,能驱绦虫;外用于皮肤病,疥癣,冻疮,腋臭等。[ 详情 ]
鳑魮鱼
①《滇南本草》:煮食令人下元有益。添精补髓,补三焦之火。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益脾胃。 ③《医林纂要》:善发疮,可用以起痘毒。
鳕鱼
活血止痛;通便。主跌打骨折;外伤出血;便秘
鳖卵
①《本草蒙筌》:盐淹煮吞,补阴虚亦验。 ②《纲目》:盐藏煨食,止小儿下痢。 ③《医林纂要》:治久泻久痢。
鳖头
治久痢脱肛,产后子宫下垂,阴疮。 ①《唐本草》:烧为灰,主小儿诸疾,又主产后阴脱下坠。 ②《日华子本草》:烧灰疗脱肛。
鳖甲
养阴清热,平肝熄风,软坚散结。治劳热骨蒸,阴虚风动,劳疟疟母,症瘕痃癖,经闭经漏,小儿惊痫。 ①《本经》:主心腹症瘕坚积、寒热,去痞、息肉、阴蚀,痔(核)、恶肉。 ②《别录》:疗温疟,血瘕,腰痛,小儿
鳖甲胶
滋阴,补血,退热,消瘀。治阴虚潮热,久疟不愈,症瘕疟母,痔核肿痛。 ①《中国医学大辞典》:补肝阴,清肝热。治劳瘦骨蒸,往来寒热,温疟,疟母,腰痛,胁坚,血瘕,痔核,妇人经闭,产难,小儿惊痫,斑痘,肠痈
鳖肉
滋阴凉血。治骨蒸劳热,久疟,久痢,崩漏带下,瘰疬。 ①《别录》:主伤中益气,补不足。 ②《千金·食治》:疗脚气。 ③孟诜:主妇人漏下羸瘦。 ④《本草拾遗》:主热气湿痹,腹中激热。五味煮食之。
鳖胆
治痔漏。
鳖脂
①《本草蒙筌》:眼睫倒毛签入,可资除害。 ②《现代实用中药》:为滋养强壮药。
鳖血
治口眼歪斜,虚劳潮热,脱肛。 ①《药性论》:鳖头血涂脱肛。 ②《纲目》:治风中血脉,口眼歪僻,小儿疳劳潮热。 ③《现代实用中药》:生饮,用于结核潮热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