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药味分类的中药
中药按照药味分类包括五味,五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饮食调养的理论出现了,如四时五味的宜忌,过食五味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本经》不仅明确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还以五味配合四气,共同标明每种药物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效用的本草编写先例,从而为五味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经后世历代医家的补充,逐步完善了五味理论。后来在五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
【小茜草】补血活血;祛风除湿。主贫血;头晕失眠;风湿痹痛;慢性胃炎;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详情 ]
【粉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详情 ]
【胡桃油】治绦虫,疥癣,冻疮,聤耳。 ①《纲目拾遗》:补火。 ②《现代实用中药》:缓下剂,能驱绦虫;外用于皮肤病,疥癣,冻疮,腋臭等。[ 详情 ]
鳢鱼
补脾,利水。治水肿,湿痹,脚气,痔疮,疥癣。 ①《本经》:主湿痹,面目浮肿,下大水。 ②《别录》:疗五痔。 ③孟诜:下大小便拥塞气。又作脍与脚气、风气人食之,效。 ④《本草图经》:主妊娠有水气 ⑤《滇
鳢鱼肠
《日华子本草》:以五味炙,贴痔瘘及蚛骭,良久即去之。
鳢鱼胆
泻火。治喉痹,目翳,白秃疮。 ①《医林纂要》:缓肝,平相火,专治喉痹。 ②《本草再新》:凉心泻火,治耳聋目翳。 ③《现代实用中药》:为白秃疮之涂布剂。
鳢鱼血
《本草再新》:能治血分,理腰脚气,利关节,活脉络。
鳣鱼
益气补虚。 ①《饮膳正要》:利五藏,肥美人。 ②《医学入门》:醒酒。 ③《医林纂要》:壮筋骨,长气力。 ④《随息居饮食谱》:补虚,令人肥健。
鷃
治诸疮阴匿,煮食去热。
鷩雉
《医林纂要》:功用同雉(温中补虚,益肝和血)。
鸊鷉
补虚羸。 ①孟诜:补虚。 ②《饮膳正要》:补中益气。宜炙食之。 ③《医林纂要》:可去肺肾之邪。 ④《随息居饮食谱》:补中开胃。
鸐雉
补中益气;平喘。主气虚喘促;体虚乏力
鸜雉
①孟诜:主五脏气喘不得息,作羹臛食。 ②《纲目》:炙食,补中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