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药味分类的中药
中药按照药味分类包括五味,五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饮食调养的理论出现了,如四时五味的宜忌,过食五味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本经》不仅明确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还以五味配合四气,共同标明每种药物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效用的本草编写先例,从而为五味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经后世历代医家的补充,逐步完善了五味理论。后来在五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
【小茜草】补血活血;祛风除湿。主贫血;头晕失眠;风湿痹痛;慢性胃炎;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详情 ]
【粉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详情 ]
【胡桃油】治绦虫,疥癣,冻疮,聤耳。 ①《纲目拾遗》:补火。 ②《现代实用中药》:缓下剂,能驱绦虫;外用于皮肤病,疥癣,冻疮,腋臭等。[ 详情 ]
黍根
利尿消肿;止血。主小便不利;脚气;水肿;妊娠尿血
黍米
益气补中。治泻痢,烦渴,吐逆,咳嗽,胃痛,小儿鹅口疮,烫伤。 ①《吴普本草》:益气补中。 ②《别录》:丹黍米,主咳逆,霍乱,止泄,除热,止烦渴。 ③孟诜:患鳖瘕者,以新熟赤黍米淘取泔汁,生服一升。
黍茎
治小便不利,水肿,妊娠尿血。 ①《补缺肘后方》:中苦瓠毒,煮(黍穰)令浓,饮汁数升。 ②《食疗本草》:煮取汁浴之,去浮肿。又和小豆煮汁服之,下小便。 ③《纲目》:丹黍根、茎煮汁服,利小便,止上喘。
黎罗根
清热利湿,杀虫止痒。外用治疥疮,顽癣,湿疹,脓疱疮。
黎豆
《纲目》:温中,益气。
黎辣根
清热利湿,杀虫,解毒。治疥疮,癣、癞,疔疮,麻风,蛔虫病。 ①《植物名实图考》:杀虫,败毒。 ②《南宁市药物志》:杀虫解毒,治癣癞疮疡,麻风,内伤,肺痨。 ③《浙江民间草药》:利湿解毒;治疥疮。 ④《
黑乳菇
祛风散寒;舒筋活络。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手足抽搐
黑升麻
发表散寒。治风寒感冒。
黑参
清热利咽;解毒消肿。主咽喉肿痛;目赤肿痛;口舌麋烂;淋巴结肿
黑及草
①《贵州民间药物》:治风热头晕,炖肉吃。 ②《贵州草药》:疏风,清暑,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