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脾经中药有哪些
脾经,全称足太阴脾经,归脾经的中药主治胃脘痛、腹胀、呕吐嗳气、便溏、黄疸。身体沉重无力、舌根强痛、膝股部内侧肿胀、厥冷等病证。
【刘寄奴】破血通经,敛疮消肿。治经闭症瘕,胸腹胀痛,产后血瘀,跌打损伤,金疮出血,痈毒焮肿。 ①《唐本草》:主破血,下胀。 ②《日华子本草》:治心腹痛,下气水胀、血气,通妇人经脉症结,止霍乱水泻。 ③《开宝本草》:疗金疮,止血为要药;产后余疾,下血、[ 详情 ]
【婆罗门皂荚】①《本茸拾遗》:主心膈间热风,心黄,骨蒸寒热,杀三虫。 ②《海药本草》:主热病及下痰,杀虫,通经络。子疗小儿疳气。凡用先炙令黄用。[ 详情 ]
【龙眼核】止血,定痛,理气,化湿。治创伤出血,疝气,瘰疬,疥癣,湿疮。 ①《滇南本草图说》:治瘿疾。’ ②《医学入门》:烧烟熏鼻,治流涕不止。 ③《纲目》:治狐臭,龙眼核六枚同胡椒二七枚研,遇汗出即擦之。 ④《本草再新》:治瘰疬,消肿排脓[ 详情 ]
豉虫
《本草拾遗》:蚀息肉,敷恶疮。
象皮
止血,敛疮。治外伤出血,及一切创伤、溃疡久不收口。 ①《医学入门》:煎膏药,去腐生新,易于敛口。 ②《纲目》:治下疳,烧灰和油敷之。又治金疮不合。 ③《本草新编》:专能生肌长肉,定狂,止呕吐。 ④《本
象胆
清肝,明目,消肿。治目生翳障,疳积,疮肿。 ①《本草拾遗》:主目疾,和乳滴目中。 ②《南海药谱》:’以清水和涂疮肿。又口臭,每夜和水研少许,绵裹贴齿根上,每夜含之,平明暖水洗口,如此三、五度。 ③《日
象骨
《纲目》:解毒。
豹皮菇
补气血;益心肝。主气血不足;心脾两虚;疲乏无力;失眠心悸
豺皮
①《唐本草》:主冷痹脚气,熟之以缠病上,瘥止。 ②孟诜:主诸疳痢,腹中诸疮,煮汁饮之,或烧灰和酒服之;其灰敷匿齿疮。
貉肉
①《本草图经》:主元藏虚劣及女子虚惫。 ②《医林纂要》:杀虫治疳。
貒肉
补脾胃,利水道。治虚劳羸瘦,水胀,久痢小儿疳积。 ①《唐本草》:主久水胀不瘥垂死者,作羹臛食之,下水。 ②孟诜:主患赤白痢多时不瘥者,可煮肉经宿露中,明日空腹和酱食之。又瘦人可和五味煮食,令人长脂肉,
费菜
活血,止血,宁心,利湿,消肿,解毒。治跌打损伤,咳血,吐血,便血,心悸,痈肿。 ①《福建民间草药》:抑肝宁心,清血热,疗心悸。 ②《湖南药物志》:破血,活血,凉血。
赤楠
健脾利湿,乎喘,散瘀。治浮肿,小儿盐哮,跌打损伤,烫伤。 ①《植物名实图考》:能散血。 ②《广西药植名录》:根:治汤火伤,跌打。叶:治手指疮。 ③《贵州草药》:健脾利湿,平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