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药味分类的中药
中药按照药味分类包括五味,五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饮食调养的理论出现了,如四时五味的宜忌,过食五味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本经》不仅明确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还以五味配合四气,共同标明每种药物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效用的本草编写先例,从而为五味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经后世历代医家的补充,逐步完善了五味理论。后来在五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
【小茜草】补血活血;祛风除湿。主贫血;头晕失眠;风湿痹痛;慢性胃炎;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详情 ]
【粉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详情 ]
【胡桃油】治绦虫,疥癣,冻疮,聤耳。 ①《纲目拾遗》:补火。 ②《现代实用中药》:缓下剂,能驱绦虫;外用于皮肤病,疥癣,冻疮,腋臭等。[ 详情 ]
东风菜根
疏风,行气,活血,止痛。治肠炎腹痛,骨节疼痛,跌打损伤。 ①《中国药植志》:治疗喉痛及肚痛,有祛风的效用。 ②《湖南药物志》:疏风,祛湿,行气,健脾,消食。治骨节疼痛,寒痧腹痛。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
东风螺
止血;润燥。主鼻衄;大便燥结
东风螺壳
制酸止痛;清热解毒。主胃酸过多;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疥癣;烫伤
丝带蕨
治小儿惊风,干燥全草五至六钱。水煎,加白糖少许冲服。
丝棉木
祛风湿,活血,止血。治风湿性关节炎,腰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衄血,漆疮,痔疮。 ①《贵州民间药物》:止血,泻热。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消炎解毒,祛风湿,活血,补肾。
丝棉木叶
清热解毒。主漆疮;痈肿
丝毛毛毡草
清热利尿。主慢性肾炎;肿毒疮疡
丝瓜
清热,化痰,凉血,解毒。治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带,血淋,疔疮,乳汁不通,痈肿。 ①朱震亨:治痘疮不快,枯者烧存性,入朱砂研末,蜜水调服。 ②《本草蒙筌》:治痘疮脚痛,烧灰,敷上。 ③《
丝瓜叶
清热解毒。治痈疽,疔肿,疮癣,蛇咬,汤火伤。 ①《纲目》:癣疮,频挼掺之,疗痈疽,丁肿,卵颓。 ②《本经逢原》:捣汁生服,解蛇伤毒,以滓盦伤处,干即易之。 ③《随息居饮食谱》:消暑解毒。治痧秽腹痛,绞
丝瓜子
利水,除热。治肢面浮肿,石淋,肠风,痔瘘。 ①姚可成《食物本草》:苦者:主大水,面目四肢浮肿,下水,令人吐。甜者:除烦止渴,治心热,利水道,调心肺,治石淋,吐蛔虫。 ②《医林篆要》:治肠风,痔瘘,崩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