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药味分类的中药
中药按照药味分类包括五味,五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饮食调养的理论出现了,如四时五味的宜忌,过食五味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本经》不仅明确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还以五味配合四气,共同标明每种药物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效用的本草编写先例,从而为五味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经后世历代医家的补充,逐步完善了五味理论。后来在五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
【小茜草】补血活血;祛风除湿。主贫血;头晕失眠;风湿痹痛;慢性胃炎;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详情 ]
【粉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详情 ]
【胡桃油】治绦虫,疥癣,冻疮,聤耳。 ①《纲目拾遗》:补火。 ②《现代实用中药》:缓下剂,能驱绦虫;外用于皮肤病,疥癣,冻疮,腋臭等。[ 详情 ]
醉针茅根
解毒消肿。主疮疡肿毒;腮腺炎
醉魂藤
宣壅逐湿;辟秽疗疟。主脚气麻木酸痛无力;胎毒疮疹;疟疾
醉鱼草
祛风,杀虫,活血。治流行性感冒,咳嗽,哮喘,风湿关节痛,蛔虫病,钩虫病,跌打,外伤出血,痄腮,瘰疬。 ①《福建民间草药》:能活血行气。 ②《湖南药物志》:消风去湿,行气化痰,解毒止咳。治腹痛,腹泻,痈
醉鱼草花
治痰饮齁喘,久疟成癖,疳积,烫伤。
醋
散瘀消积;止血;安蛔;解毒。主产后血晕;症瘕积聚;吐血;衄血;便血;虫积腹痛;鱼肉菜毒;痈肿疮毒
醋林子
杀虫;止血;涩肠;生津;解酒。主蛔虫腹痛;痔漏下血;久痢
醋柳果
①《西藏常用中草药》:活血散瘀,化痰宽胸,补脾健胃。治跌打损伤,瘀肿,咳嗽痰多,呼吸困难,消化不良。 ②《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生津止渴,清热制泻。治高热伤阴证,支气管炎,肠炎,痢疾。
醋栗
解毒。主治感冒。
醋糟
《食疗本草》:气滞风壅,手臂脚膝痛,炒醋糟裹之,三、两易当瘥。
醍醐
养营,滋阴,润燥,止渴。治虚劳肺痿,咳唾脓血,消渴,便秘,风痹,皮肤瘙痒。 ①《千金·食治》:补虚,去诸风痹。去月蚀疮,添髓补中填骨。 ②《唐本草》:主风邪痹气,通润骨髓,可为摩药,功优于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