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仁别名:桃核仁、桃核人。 桃仁的功效与作用:破血行瘀,润燥滑肠。治经闭,症瘕,热病蓄血,风痹,疟疾,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血燥便秘。①《本经》:主瘀血,血闭症瘕,邪气,杀小虫。②《别录》:止咳逆上气,消心下坚,除卒暴击血,破症瘕,通脉,止痛。③孟诜:杀三虫,止心痛。④《医学启源》:治大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桃仁英文
桃仁来源
桃仁产地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1200m的山坡、山谷沟底或荒野疏林及灌丛内。
资源分布:1.桃全国各地普遍栽培。
2.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河南、四川、云南等地。
桃仁功效与作用
破血行瘀,润燥滑肠。治经闭,症瘕,热病蓄血,风痹,疟疾,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血燥便秘。
①《本经》:主瘀血,血闭症瘕,邪气,杀小虫。
②《别录》:止咳逆上气,消心下坚,除卒暴击血,破症瘕,通脉,止痛。
③孟诜:杀三虫,止心痛。
④《医学启源》:治大便血结。
⑤李杲:治热入血室,腹中滞血,皮肤血热燥痒,皮肤凝聚之血。
⑥《滇南本草》:治血痰。
⑦《纲目》:主血滞风痹,骨蒸,肝疟寒热,产后血病。
⑧《现代实用中药》:治高血压及慢性盲肠炎,妇人子宫血肿。
桃仁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桃仁性味
桃仁归经
桃仁药物形态
①桃(《诗经》)又名:毛桃(《纲目》),白桃、红桃。
落叶小乔木,高达8米。小枝绿色或半边红褐色,无毛,冬芽有细柔毛。叶互生,在短枝上呈簇生状;叶片椭圆状披针形至倒卵状披针形,中部最阔,长8~15厘米,宽2~3.5厘米,先端长尖,基部阔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两面无毛;叶柄长7~12毫米,具腺点。花通常单生,直径约2.5~3.5厘米;具短梗;萼片5,基部合生成短萼筒,红色,外面有绒毛;花瓣5,倒卵形,粉红色;雄蕊多数,着生于萼筒边缘;子房1室,花柱细长,柱头小,圆头状。核果近球形,直径5~7厘米,有短绒毛;果肉白色或黄色;核极硬,有不规则的凹点及深沟。种子1枚,扁卵状心形。花期4月,先叶开放。果熟期6~7月。
全国各地普遍栽培。
②山桃(《尔雅》),又名:榹桃(《尔雅》),山毛桃、野桃、花桃。
落叶小乔木,高5~9米。叶互生;托叶早落;叶柄长1.5~3厘米;叶片卵状披针形,长4~8厘米,宽2~3.5厘米,中部以上渐尖,近基部最宽,基部呈广楔形或圆形,边缘具细锯齿。花单生;萼片5,多无毛;花瓣5,阔倒卵形,粉红色至白色。核果近圆形;黄绿色,表面被黄褐色柔毛,果肉离核;核小坚硬,表面有网状的凹纹。种子1枚,棕红色。花期3~4月。果期6~7月。
多生于石灰岩的山谷中。分布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等地。
以上两种植物的根及根皮(桃根)、去掉栓皮的树皮(桃茎白皮)、嫩枝(桃枝)、叶(桃叶)、花(桃花)、成熟的果实(桃子)、未成熟的果实(碧桃干)、树脂(桃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桃仁性状鉴别
桃仁:呈扁长卵形,长1.2~1.8cm,宽0.8~1.2cm,厚0.2~0.4cm。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密布颗粒状突起。一端尖,中部膨大,另端钝圆稍扁斜,边缘较薄。尖端一侧有短线形种脐,圆端有颜色略深不甚明显的合点,自合点处散出多数纵向维管束。种皮薄,子叶2,类白色,富油性。气微,味微苦。
山桃仁:呈类卵圆形,较小而肥厚,长约0.9cm,宽约0.7cm,厚约0.5cm。
桃仁鉴别方法
本品种皮粉末(或解离)片:
桃仁 石细胞黄色或黄棕色,侧面观贝壳形、盔帽形、弓形或椭圆形,高54~153μm,底部宽约至180μm,壁一边较厚,层纹细密;表面观类圆形、圆多角形或类方形,底部壁上纹孔大而较密。
山桃仁 石细胞淡黄色、橙黄色或橙红色,侧面观贝壳形、矩圆形、椭圆形或长条形,高81~198(279)μm,宽约至128(198)μm ;表面观类圆形、类六角形、长多角形或类方形,底部壁厚薄不匀,纹孔较小。
桃仁栽培技术
生物学特性 1.桃 喜阳光和温暖的气候,在肥沃高燥的砂质壤土中生长最好。怕涝,在低洼碱性土壤中生长不良。幼树抗寒力弱,容易冻梢。耐修剪,寿命较短。
2.山桃 喜光,在半阴处也能生长,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贫瘠、荒山均可种植。
栽培技术 1. 桃 以嫁接繁殖为主。用山桃、毛桃、为砧木,可增强其抗涝、抗寒性。供砧木用桃核在湿沙中完成春化阶段,使硬壳容易裂开,易于发芽,3月播种,4月上旬即可出芽。有经沙藏的种子,可在秋季播种,选地势高燥的圃地培育桃苗,苗木生长迅速,当年秋季幼苗可长20-30cm高。芽接一般以8月下旬、中旬为宜,多采用丁字形芽接法,或在春季4月上旬进行枝接,多采用切接、腹接和劈接法。
桃仁炮制方法
桃仁毒性
桃仁贮藏方法
桃仁相关论述
①成无己:"肝者血之源,血聚则肝气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桃仁之甘以缓肝散血,故张仲景抵当汤用之,以治伤寒八、九日,内有蓄血,发热如狂,小腹满痛,小便自利者。又有当汗失汗,热毒深入,吐血及血结胸,烦躁讝语者,亦以此汤主之。与虻虫、水蛭、大黄同用。"
②《用药心法》:"桃仁,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血,故凝血须用。又去血中之热。"
桃仁药理作用
1.祛瘀血作用:本品水煎醇沉液可使离体兔耳静脉血管流量增加,有舒张血管作用。给麻醉犬动脉注射,能增加股动脉血流量及降低血管阻力,对血管壁有直接扩张作用。本品还有抑制血液凝固和溶血作用。桃仁提取物50mg/ml,脾动脉内给药可使麻醉大鼠肝脏微循环内血流加速,并与剂量相关,提示对肝脏表面微循环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抗炎作用:本品在的蛋白成分中的两个均一蛋白成分,静脉注射给药,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急性炎症反应,均有显着抑制作用。
桃仁注意事项
孕妇忌服。
1.《医学入门》:血燥虚者慎之。
2.《本草经疏》:凡经闭不通由于血枯,而不由于瘀滞;产后腹痛由于血虚,而不由于留血结块;大便不通由于津液不足,而不由于血燥秘结,法并忌之。
桃仁出处
桃仁药方
1.治妇人室女,血闭不通,五心烦热:桃仁(焙)、红花、当归(洗焙)、杜牛膝等分为末。每服三钱,温酒调下,空心食前。(《杨氏家藏方》桃仁散)
2.治产后腹痛,干血着脐下,亦主经水不利:大黄三两,桃仁二十枚,ZHE虫二十枚(熬,去足)。上三味,末之,炼蜜和为四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顿服之,新血下如豚肝。(《金匮要略》下瘀血汤)
3.治产后血闭:桃仁二十枚(去皮、尖),藕一块。水煎服之。(《唐瑶经验方》)
4.治产后恶露不净,脉弦滞涩者:桃仁三钱,当归三钱,赤芍、桂心各钱半,沙糖三钱(炒炭)。水煎,去渣温服。(《医略六书》桃仁煎)
5.治血症,漏下不止:桃仁(去皮、尖,熬)、芍药、桂枝、茯苓、牡丹(去心)各等分。上五味为末,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丸)
6.治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少腹急结:桃仁五十个(去皮、尖),大黄四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炙)二两,芒硝二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伤寒论》桃核承气汤)
7.治伤寒蓄血,发热如狂,少腹鞕满,小便自利: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洗),水蛭(熬)、蛀虫(去翅、足,熬)各三十个。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伤寒论》抵当汤)
8.治热邪干于血分,溺血蓄血者:桃仁三钱(研如泥),丹皮、当归、赤芍各一钱,阿胶二钱,滑石五钱。水煎服。(《瘟疫论》桃仁汤)
9.治上气咳嗽,胸膈痞满,气喘:桃仁三两,去皮、尖,以水一大升,研汁,和粳米二合,煮粥食。(《食医心镜》)
10.治老人虚秘:桃仁、柏子仁、火麻仁、松子仁等分。同研,熔白蜡和丸如桐子大,以少黄丹汤下。(《汤液本草》)
11.治里急后重,大便不快:桃仁(去皮)三两,吴茱萸二两,盐一两。上三味,同炒熟,去盐并茱萸。只以桃仁,空心夜卧不拘时,任意嚼五、七粒至一、二十~粒。(《圣济总录》)
12.治从高坠下,胸腹中有血,不得气息:桃仁十四枚,大黄、消石、甘草各一两,蒲黄一两半,大枣二十枚。上六味,细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绞去滓,适寒温尽服之。当下,下不止,渍麻汁一杯,饮之即止。(《千金方》桃仁汤)
13.治疟:桃仁一百个,去皮、尖,于乳钵中细研成膏,不得犯生水,候成膏,入黄丹三钱,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当发日用温酒吞下,如不饮酒,井花水亦得。(《证类本草》)
14.治风劳毒肿挛痛,或牵引小腹及腰痛:桃仁一升,去皮、尖,熬令黑烟出,热研如脂膏。以酒三升,搅和服,暖卧取汗。(《食医心镜》)
15.治崩中漏下赤白不止,气虚竭:烧桃核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16.治小儿烂疮初起,膘浆似火疮:杵桃仁面脂敷上。(《子母秘录》)
17.治聤耳:桃仁熟捣,以故绯绢裹,纳耳中,日三易,以瘥为度。(《千金方》)
18.治风虫牙痛:针刺桃仁,灯上烧烟出,吹灭,安痛齿上咬之。(《卫生家宝方》)19.治女人阴户内生疮,作痛如虫咬,或作痒难忍者:桃仁、桃叶相等捣烂,丝绵纳裹其中,日易三、四次。(孟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