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药味分类的中药
中药按照药味分类包括五味,五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饮食调养的理论出现了,如四时五味的宜忌,过食五味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本经》不仅明确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还以五味配合四气,共同标明每种药物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效用的本草编写先例,从而为五味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经后世历代医家的补充,逐步完善了五味理论。后来在五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
【小茜草】补血活血;祛风除湿。主贫血;头晕失眠;风湿痹痛;慢性胃炎;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详情 ]
【粉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详情 ]
【胡桃油】治绦虫,疥癣,冻疮,聤耳。 ①《纲目拾遗》:补火。 ②《现代实用中药》:缓下剂,能驱绦虫;外用于皮肤病,疥癣,冻疮,腋臭等。[ 详情 ]
藕蔤
①汪颖《食物本草》:解烦毒,下瘀血。 ②《纲目》:功与藕同。
藜
清热,利湿,杀虫。治痢疾,腹泻,湿疮痒疹,毒虫咬伤。 ①《本草拾遗》:杀虫。 ②《纲目》:煎汤,洗虫疮、漱齿匿;捣烂,涂诸虫伤,去癜风。 ③《四川中药志》;清热退烧。 ④《上海常用中草药》:止泻痢,止
藜实
清热祛湿;杀虫止痒。主小便不利;水肿;皮肤湿疮;头疮;耳聋
藜芦
吐风痰,杀虫毒。治中风痰涌,风痫癫疾,黄疸,久疟,泄痢,头痛,喉痹,鼻息,疥癣,恶疮。 用于中风、癫痫、喉痹症见痰涎涌盛。用于疥癣秃疮。此外,以本品研末外渗,有灭虱功效。又近用以杀灭蚊蝇及其幼虫,也作
藤三七
滋补,壮腰膝,消肿散瘀。治腰膝痹痛,病后体弱,跌打损伤,骨折。
藤乌
活血镇痛,搜风祛湿。用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藤乌头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关节疼痛;腰腿痛;跌打损伤;无名肿毒;癣疮
藤五加
祛风湿;通经络;强艋骨。主风湿痹痛;拘挛麻木,腰膝酸软,半身不遂;跌打损伤;水肿;皮肤温痒;阴囊湿肿
藤仲
《云南中草药》:止血生肌,舒筋活络。
藤商陆
①《广西药植名录》:补血,清热毒。治瘰疬,毒疮。 ②《广西民间常用草药》:大泻脏腑之水。治水肿腹胀,一切肿毒,瘰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