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药味分类的中药
中药按照药味分类包括五味,五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饮食调养的理论出现了,如四时五味的宜忌,过食五味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本经》不仅明确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还以五味配合四气,共同标明每种药物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效用的本草编写先例,从而为五味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经后世历代医家的补充,逐步完善了五味理论。后来在五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
【小茜草】补血活血;祛风除湿。主贫血;头晕失眠;风湿痹痛;慢性胃炎;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详情 ]
【粉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详情 ]
【胡桃油】治绦虫,疥癣,冻疮,聤耳。 ①《纲目拾遗》:补火。 ②《现代实用中药》:缓下剂,能驱绦虫;外用于皮肤病,疥癣,冻疮,腋臭等。[ 详情 ]
鄂报春
解酒毒;止腹痛。主嗜酒无度;酒毒伤脾;腹痛便泄
鄂西天胡荽
清热利湿;解毒活血。主湿热黄疸;痢疾;热淋;石林;口疮;耳痈;跌打损伤
酒
通血脉,御寒气,行药势。治风寒痹痛,筋脉挛急,胸痹,心腹冷痛。 ①《别录》:主行药势,杀百邪恶毒气。 ②孟诜:远脉,养脾气,扶肝。 ③《本草拾遗》:通血脉,厚肠胃,润皮肤,散湿气。 ④《日华子本草》:
酒瓶花
清热,利尿。治小儿惊风,肾炎。
酒糟
温中,消食,散瘀,止痛。治伤折瘀滞疼痛,冻疮,风寒湿痹。 ①《本草拾遗》:主温中冷气,消食杀腥,去草菜毒,润皮肤,调脏腑。 ②《日华子本草》:罯扑瘀血,浸洗冻疮,敷蛇、蜂叮毒。 ③《纲目》:能活血行经
酒药花
解毒,杀虫,止痒。治蜂窝织炎,疮疖,跌打损伤,脚癣,妇女阴痒。 ①《贵州民间药物》:治脚癣,妇女阴痒,止咳,杀虫。 ②《贵州草药》:驱风散寒,消积止痛。治感冒风寒,风湿疼痛,疳积,跌扑。 ③《陕西中草
酒酿
益气,生津,活血。 ①《纲目拾遗》:佐药发痘浆,行血益髓脉,生津浓。 ②《随患居饮食谱》:补气养血,助运化,充痘浆。
酒饼叶
祛风,利湿,止痛,杀虫。治风湿骨痛,疟疾,水肿,跌打损伤,风疹,疥癣,烂脚。 ①《岭南采药录》:煎水洗疥癞烂脚,捣敷脚趾湿烂。去风邪,祛瘀生新。 ②《陆川本草》:止痛,截疟,杀疥癣虫。治跌打损伤,风湿
酒饼叶根
浸酒,治风湿性关节炎,肠胃寒痛。
酒饼婆
祛风除湿;行气健胃;止痛;化痰止咳。主风湿痹痛;腰腿痛;跌打损伤;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咳嗽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