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者性寒、味甘,入肺、胃经,有清热养阴、利咽生津、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惊蛰(今年为3月6日)为春季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是指春雷初响,惊醒蛰伏中的昆虫。这个时节,黄河流域的一些地区已经是红、李花白、鸟儿高飞的时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万物出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惊蛰时我国平均气温能达16℃~18℃,但今年北京的气温却偏低许多。
惊蛰吃梨 生津润肺
我国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者性寒、味甘,入肺、胃经,有清热养阴、利咽生津、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惊蛰时气候仍然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音哑,由于一些细菌开始活动繁殖,易使人患呼吸道疾病。梨既可以生津润肺,又可以止咳化痰,且含丰富的果酸、铁质、维生素A、维生素C等,特别适合这一季节食用。但因其性质寒凉,不宜一次食用过多,否则反伤脾胃,对于或者血糖偏高的人,则不宜食用生梨。
下面简要介绍一些梨的食用方法:
1.榨汁食用:取生梨,去核,去皮,榨汁后取1杯约400毫升,加入10克、1枚,煮后服用,有润肺生津、利咽开音的功效;将生梨、一同榨汁后加入饮用,有健脾、清心、润肺的功效。
2.蒸熟后食用:生梨1个,3克,10克。梨去核后,把川3克研成细粉及冰糖10克放入梨中,放在蒸锅内蒸45分钟后取出食用,润肺止咳化痰之力更强。
3.煮水食用:切片后与冰糖、、同煮,有健脾润肺止咳的功效。
春宜养肝 注重调理
中医学认为,春属木,入味为酸,对应五脏为肝。一系列肝的病证,如精神疾病、、等病,常会在春季复发或加重。中医很早就提出“春宜养肝”的说法。春季只有保持肝脏的生理功能,才能适应自然界生机勃发的变化。如果忽视了护肝养肝,肝脏机能失常,则易发生上述病症。《黄帝内经》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思是说,在人体正气强盛的情况下,邪气不易侵入机体,也就不会发生疾病。所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十分重要。
初春阳气渐生,气候日趋暖和,但北方阴寒未尽,冷空气较强,气候变化大。所以,为了抵御渐退的寒气,人们常采用“春捂”的方法来保健。这在惊蛰期间尤为重要。春季注意调理饮食、起居可起到预防疾病的目的。第一,不要过分劳累,造成体质下降,容易使病邪乘虚而入;第二,要保持精神愉快、心平气和的良好心态,切忌妄动,否则肝气太盛,易患、目眩、中风和精神疾患。第三,饮食上应以具有保阴潜阳、清肝降火的食品为主。
春夏养阳 少酸多甘
惊蛰时,要根据自然物候现象、自身体质差异进行精神、饮食、起居的调养。《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志生。”这是说,春天万物复苏,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对于北方气温较低、早晚温差大的地区要注意保暖。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现代流行病学调查,春天属肝病高发季节,应注意养肝、保肝,防止春季传染病的流行。
饮食调养要根据节气变化和每个人的体质情况而定。主要以“春夏养阳”为原则,可适当多吃能升发阳气的食物,如、、等。春天肝气旺易伤脾,故惊蛰季节要少吃酸,多吃、等甜食以养脾,可做成、。
此时节还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性平,营养丰富,养肝血、治,是保肝的最佳食品之一;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的作用。鸭血菠菜汤可养护肝脏、疏理肝气。新鲜水果蔬菜中,、水、、菜、、等,可以清热;、、等,可以扶正祛邪、滋阴补肾、健脾和胃。